密教将金刚界之五智分为五部,每部又各具五智,故成二十五部。秘藏记卷下(大八六·九上):“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转有无量部。” p1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身释名】 p0187 佛地经论七卷十二页云:虽诸如来,所依清净法界体性,无有差别;而有三身种种相异,转变不同;...(术语)梵语驮耶演那Dhyāna,译为静虑。七种定命之一。此静虑有生定之二种,为生于色界四禅天,修其禅定,谓之四...谓念佛分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等。此等位之分,或随观念之深浅、或随念佛之...亦名:式叉摩那法衣 羯磨疏·衣药受净篇:“式叉一众,虽预学法,至于衣服,人加五条,以为入众也;又加一缦以常服...梵语 kavadij-kārāhāra 或 kavalī-kārāhāra, 巴利语 kabalivkārāhāra。四食之一。又作团食、段食、搏食、...即指密教法身如来说法会座中集会听法之听闻众。于显教中,宣说大法之教主与听闻教法之听闻众,以因果之位而言,各自...(名数)大般若经护持之神也。...(术语)对于邪观之称。观与经合,则称正见,即正观也。观无量寿经曰:作是观者名为正观。【又】离痴而见法,曰正观...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指预告上堂之牌示。即报大众上堂时日之揭示,悬于法堂之前门,纵二尺三寸,横一尺三寸。每逢朔望之时,侍者吩咐客头...梵语 ?ruti。印度婆罗门教用语。原意为“听”,引申为“神的启示”。婆罗门教谓吠陀乃圣人受神之启示而诵出者,故为...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佛家是反对自杀的,并通过戒律约束制止佛教徒自杀。 佛教的各...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解、融化。然后断爱欲,年老之人...
我们在分分秒秒间,要把心照顾好;一切的行动要谨慎、守规矩,如此,生活才能平安。 佛陀曾以一则譬喻来教诫弟子─...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地换来了两个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且不说幼时勤换...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
二十五部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十五众 | 下篇:二十五菩萨 |
(杂名)禅林酒之隐辞也。东坡志林曰: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三身释名
静虑
九品念佛
式叉摩那四衣
揣食
妙眷属
十六善神
正观
色
上堂牌
天启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白毯与骆驼皮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