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修法)祈念不动使者之法。即说于不动使者秘密经者也。【又】仪轨之名。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术语)又曰驱遣,驱摈。比丘七种治罚法之一。为折伏恶比丘摈出本处也。若随顺忏悔而乞解,则许还来。其摈出时僧众...【现法乐住】 p0953 如乐住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巻六页云:问:四静虑中、亦有能引后乐功德;何故但说现法...大明白身,梵名 Gaurī mahāvidya,音译毫利摩诃微地也。为密教安于现图胎藏曼荼罗观音院内第五位之菩萨。密号常净...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坚持人死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书名)十卷,陈真谛译。立世为安立世界之义,阿毗昙为论议之都名。论中记须弥四洲诸天地狱等世界国土之事。...(经名)法华经卷五最初之品名。记释迦如来往昔为闻法华经,奉事今提婆达多前身阿私仙人之事。又记提婆达多今虽为三...【缘起黑品白品】 p1303 瑜伽三十一卷一页云:复审思择:我若于彼无常苦空无我诸行如实道理,发生迷惑;便为颠倒,...一言者,谓圭峰宗密禅师读圆觉经未终其卷,于一言下豁然开悟,乃知自心即是佛心,定当作佛,故疏序(大三九·五二四...(术语)出方等陀罗尼一。...凡四卷。又称龙龛手镜。辽僧行均撰。内容解释经论中之文字,属于经音义之一。取偏旁分部,各部首及各部之字,依四声...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体...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设想你刚刚和朋友在海滩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回到...
在五阴当中最粗显的就是我们的色身。色在佛法当中叫做质碍,它有固定的形状,也占有一定的空间,叫做色。我们的眼睛...
第一杀贼: 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问: 信得及五逆十恶亦能往生,所以不需要戒烟、戒酒及至杀盗淫妄等,所做恶业,障碍往生否? 大安法师答: 《观经...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这代表着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和温暖。但是,慈悲必须和智慧配合起来,否则,虽存...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三灾有「大三灾」,指水、火、风之灾,以及「小三灾」,即饥馑、疾疫、刀兵之灾; 八难就是王难、贼难、火难、水难...
持种依
【法相辞典】
【持种依】 p084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一、持种依。谓根本识。由此能持染净法种,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余依他起性,虽亦是依;而不能持种。故此不说。
上篇:苦等诸智为得清净因 | 下篇:持瑜伽力 |
(地名)旧称耆阇崛(巴Gijjhakūṭa),新称姞栗陀罗矩吒Gṛdhrakūṭa,译曰灵鹫,鹫头,新译鹫峰,鹫台。又称灵...
不动使者法
摈出
现法乐住
大明白身菩萨
断常二见
立世阿毗昙论
提婆达多品
缘起黑品白品
一言
二十四戒
龙龛手鉴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色阴的本质是清净的佛性

「阿罗汉」的三层含义
五逆十恶能往生,是否就可以杀盗淫妄
圣严法师《做事要用智慧加上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