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坚持人死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诸法差别之自性也。止观五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行事钞·四药受净篇:“护净法。前护恶触;……二、明自煮;……三、明内宿;……四、明内煮。”(事钞记卷三四·六...(人名)Āmrā,巴Ambā,又作庵罗女,庵树女。皆为庵婆罗树女之略。...【倒离】 p0946 因明入正理论云:倒离者:谓如说言:诸质碍者、皆是无常。如疏八卷十页释。...梵名 Mrgāra-mātr-prāsāda,巴利名 Migāra-māta-pāsādā。音译蜜利伽罗磨多跋罗娑驮。又作东园鹿子母讲堂、...(譬喻)毁破戒僧之譬也。佛藏经指鸟鼠僧之譬喻。释门归敬仪曰:捕鼠之证,频繁于胸臆。...(名数)一、顺现受业,现生作业而现生受果者。二、顺次受业,现生作业而次生受果者。三、顺后受业,现生作业而二生...【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p1031 瑜伽六十六卷十页云:复次略由五相,建立执受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初唯色,说名执受...又作圆光、现起光、放光。佛菩萨身上所发之光焰,恒常不灭,乃非寻常之光,故称神通光。法华经序品(大九·二中):...天台宗以法华之妙异相对于“尔前”带粗之妙,乃为纯一无杂之醍醐妙味,故称纯圆独妙。所谓尔前,乃天台宗于五时八教...【诳】 p1297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为欺誷彼,内怀异谋,外现别相,故名为诳。 二解 显扬一卷八页云:诳者:谓为惑...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最终走到时候也是黄泉路上家亲眷属不相遇。风烛残年,拄着拐...问: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慧律法师答: 有两种角度:第一是看中医,把身体调过来;第二念佛、持咒有时可以改变。...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在唐朝之前,甚至在唐朝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像有胡须,那就是男性的形象;还有一些像就是一个...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华庵。我自己身为其中的一员吧,就是我们常说的僧。从释迦牟...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但它们对我们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少;青草和绿叶是平凡的,可只...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分三才。合四大。撑天拄地何气...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戒就是规矩,要预防非份的念头,不该有的观念不要产生,不该有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心中不该留的念头,...
断常二见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断惑证真 | 下篇:断善阐提 |
(故事)阿育王死时。以半分庵摩勒果施于众僧。为最后之供养。...
性分
护净法
庵婆女
倒离
鹿子母堂
捕鼠
三时业
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神通光
纯圆独妙
诳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如何救度疾病的众生

为何用女性母亲的形象,来表达观世音菩萨

狗转人身的故事
平凡决非浅陋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