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诸法差别之自性也。止观五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殊胜方法之意,指称念弥陀佛号之法。大乘起信论谓,专念阿弥陀佛为胜方便,此法乃为内心怯弱,又缺乏亲近诸佛菩萨...(名数)诸家释法华经无不大判之以本地门垂迹门之二门,一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之序正流通,后十四品为本门...又作疑伪经。假借佛说而伪造之经典,称为伪经;来历可疑而被怀疑为伪经者,则称为疑经。一般经录中常将二者合称为疑...【得圣性】 p0994 大毗婆沙论三卷七页云:得圣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圣法;故且说彼以为...【善恶无记三性】 在唯识学上,三性有两种,一者是称为‘三自性’的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一者...【除遣疑盖方便】 p0911 瑜伽二十四卷四页云:于疑盖法有差别者,谓如是宴坐、于过去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于...梵语 adhicitta-?iksā,巴利语 adhicitta-sikkhā。即“三学”中具有增上势力之定学,为能增进“心”之学,故称增...巴利名 Vekhanasa-sutta。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中阿含卷五十七鞞摩那修...【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p0580 显扬十七卷十页云:论曰:由于不可思议处,强思议者,有如是过失;故应远离。于可...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 二、身如琉璃,光明广大开晓众生之愿, 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 ...(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疗痔病经...
帝王中信佛的不少,其中尤其以梁武帝、顺治帝为最,舍身出家。 有人说,这两位是,他们的境遇有其特殊性,毕竟他们...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法。当时有一年少比丘,为人顽固愚痴、质直粗野,对法不甚了解...1、念佛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为什么阿弥陀佛在他的国土只讲大乘,而不讲四谛十二因缘呢?我...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获善相。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问: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常敏法师答: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恶鬼,畜生,这六道里...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
性分
【佛学大辞典】
上篇:性心 | 下篇:性色 |
(真言)扇底迦法相应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若真言中有纳磨(是归命意),莎缚诃等字,当知是修三摩地寂静相应真...
胜方便
本迹二门
伪疑经
得圣性
善恶无记三性
除遣疑盖方便
增上心学
鞞摩肃经
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药师十二誓愿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学佛可以解脱众生之苦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印光大师嘉言集

在五浊恶世里,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为何无量寿经把人道天道也判为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