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七卷十页云:论曰:由于不可思议处,强思议者,有如是过失;故应远离。于可思议处,如理思惟。若如是思;具八功德。何等为八?所谓能善了知暗说,大说;依议思惟,不依文字;少以净信信解,少以慧观观察;坚固思惟;审谛思惟,常勤思惟;于所思惟,善能究竟,中无懈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如来的头顶上有肉髻,一切人天不能见,故名无见顶相,为三十二相之一。...【近事律仪二不应授】 p0822 瑜伽五十三卷十二页云:问:由几因缘,不应授彼近事男律仪?答:略由二因。一、意...指定善与散善。略称定散。即往生净土之二种善。善导主张凝心摒除杂念者为定善,即以定心所修之善;而弃恶修善者为散...(人名)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术语)酬因感果,其理必然,故未为善恶之业,必无招致善恶之果报也。...(术语)十四过之一。立论者论法所用之同品,敌者无理分别,攻击为非同品是异品之过误也。...由三因缘,大种变异,令所造色,变异而转。 一、士夫用 谓由地大所拆触故,器有差别。由差别故,令所造色,变...专修五正行之一心及正定业之一心专念,六者合称六一心。五正行,指一心专读诵、一心专观察、一心专礼佛、一心专称佛...(术语)俗人之形也。萨婆多律摄五曰:非法衣服,是俗形仪。...(术语)禅法之关门。释门正统三曰:然启禅关者,虽分宗不同,挹流寻源,亦不越经论之禅定一度与今家之定圣一行也。...【四种他胜处法】 p0451 瑜伽四十卷十八页云: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何等为四?若诸菩萨,为欲贪求...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夫俗子呢,一天无非就是吃喝拉撒。非凡之人呢,才能经历非凡之...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提倡吃素的人也日渐增多,而素食和养生却是息息相关的。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几款素食养生锅...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别各别说明业果各别的相貌。 我们看第二个,因果同时,借缘显现。 这一段是说业果是怎么生起。 ...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是法师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师认为钱财是身外之物,不宜看得...
若当下不分别,当为最吉祥。我持咒的时候,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我念佛的时候,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
净土决疑论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在的色、声、香、味、触、...
1、唐玄沙师备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玄沙备禅师,生于唐末五代,福建人,因阅《楞严经》发明心地,此后应...
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法相辞典】
【如理思议具八功德】 p0580
上篇:如病如痈如箭如障 | 下篇:如来四众人天各立 |
(界名)与五净居天同。在色界之第四禅天。以阿那含即不还果圣者之生处也。...
顶相
近事律仪二不应授
定散二善
法融
未作不得
无异相似过类
变异因缘
六一心
俗形
禅关
四种他胜处法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六款素食养生锅

如何判断内心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

印光大师文钞论集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