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二卷。唐代大珠慧海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原为一卷,现存本则有上、下二卷。下卷又称诸方门人参问语录,或称...菩萨善戒经云六种调伏: 一、性调伏 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证菩提,是...指声尘、色尘、法尘三者。(一)声,如于佛世时,闻金口之声而得道者,是以声尘为经。(二)色,于佛灭后,由经卷纸墨而...(明王)明王者总为暴恶之忿怒相,故谓之夜叉。夜叉者暴恶之义。...即七次受生于人天之间,乃“极七返有”思想之转讹。(参阅“极七返有”5477) p94...万法皆如幻化,如来之圣智,亦属幻化,称为慧幻。幻士仁贤经(大一二·三二中):“一切人民及其所有皆如幻化,诸坐...永久劫(梵 kalpa)之略称。谓无限长之时间。劫,即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又作旷劫。兆、载皆表极大之数...(名数)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乐住之地处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众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子题:上品心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受体。(一、叙由)若至此时,正须广张示导发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一)又称俱有法、俱有。即指同时存在之法。俱舍论卷六(大二九·三○中):“若法更互为士用果,彼法更互为俱有因,...(故事)归田录曰:太祖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在上次所讨论的第一愿与第二愿,是大悲拔...
【原文】 佛法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克论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摄互融,不容独立。而初心入道,...
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
世间的人之所以贪财,因为财富是安全的保障,是身分、地位的陪衬。古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见拜金主义也非自今日...从前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到大海里去采取沉香木,经过了好几年,才采得一车沉香木,欢欢喜喜地带回家里。他把沉香木送...凡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要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念佛不能去求得开悟、得神通、得人天福报,甚至到阴间多块元宝,这...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债主找你算账,你要想战胜他们,你念佛的力量必须把他们消失,...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厨TimLove走访了CNN的5对5热坐,并且解释了为何吃肉为酷,而吃素不酷。 这次走访辩论,在网上引...
枙
【法相辞典】
【枙】 p0832 瑜伽八卷六页云:邪行方便,故名为枙。
上篇:幷天世间 | 下篇:招引业 |
(名数)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谓: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此法华经?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
顿悟入道要门论
六调伏
经体三尘
军荼利夜叉
七生
慧幻
永劫
九有
受具戒正受前开导
共有法
过去佛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推荐】念佛行人病重时不能有的念想
想赚钱要靠努力与福报
沉香木
修念佛法门以决志求生净土为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