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归田录曰:太祖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上微笑而颔之,遂为定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ghosānugama-dharma-ksānti。三法忍之一。又作随顺音响忍、随顺音声忍。其义有三:(一)谓随顺佛菩萨说法之音...指以如意珠庄严之殿。即兜率天弥勒菩萨之宫殿。(参阅“如意宝珠”2374) p2371...(杂语)坐禅之行法。禅家之行仪。...(术语)大乘之菩萨戒,若无戒师时,许于佛前自誓而受大戒。而其得戒之验,须于梦中妙相也。是谓之自誓受戒。梵网经...(术语)凡释诸经论,有大意,释名,入文解释,三段次第之,古来之通规也。大意者,先辨一经之纲要,释名者,次释其...掺入香料之汤水,称为香汤,用此以洗净身体。古来四月八日佛诞日,即以香汤灌沐佛像,古时用五色香水,后则以甘草及...【不能密护根门补特伽罗】 p0344 瑜伽九十一卷九页云:云何名为不能密护根门补特伽罗?谓如有一、于诸境界,不能如...【圣慧眼】 p1226 集异门论五卷十五页云:圣慧眼云何?答:诸有学慧、及无学慧、幷一切善非学非无学慧,是名圣慧眼...天魔与外道,二者皆喜欢为害佛道。梵网经说: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我所见】 妄执五蕴之法为我所有,称为我所见。《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载,此见有三,即:一相应我所,谓我有...【心心所法各有三分】 p0357 成唯识论二卷十七页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成佛的时候,我所放射的光明,可以照无量无边的刹土,彻照无量...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退转的菩提愿。但我们要知道,一...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注出,则大士恩泽,遍沾群萌矣。随即与玉仙书,说其所以,并将...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罗门女,很有善根,见到佛法僧三宝,信心清净,便欢喜皈依;听...
问: 有一事疑惑,请求法师开示。之前听您说过随缘度日。我不明白,在世间生活中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宏...佛塔,亦称塔婆,浮图,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是佛教的象征。其中多为安置佛陀舍利、经卷及祖师、高僧大德之舍利遗...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道成佛,此时佛陀以无碍的慧眼,观看这娑婆世界里六道众生的情...
自幼喜佛,夙愿出家 智者大师法名智顗,俗姓陈,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智顗的父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经国...
过去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 下篇:过去冥冥 |
(名数)一、自性散乱,谓前五识之自性驰逐外缘不能静定也。二、外散乱,谓修善之时,心驰散于五欲之境而不静寂也。...
音响忍
如意殿
禅行
自誓受戒
释名
香汤
不能密护根门补特伽罗
圣慧眼
天魔外道
我所见
心心所法各有三分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除灭嗔恚得无忧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造佛塔的功德
慧眼观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