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刹那相对望而立三世,现在之一刹那曰现在,前刹那曰过去,后刹那曰未来。...禅林用语。一声震动天地之雷鸣能兴起清凉风;引申由于得悟,则一切烦恼消除殆尽。碧岩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一八五...梵语 sajvara-?īla。三聚净戒之一。又作律仪戒、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摄,摄尽、总摄之意。即遵守佛教制定之各种戒...【宿住通】 p1021 俱舍论二十七卷十一页云:宿住通,渐次忆念分位差别,方得成故;成时能缘处性等故;依无色地,无...【受用义】 p0726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受用义者: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诫以无明毒药之酒与人,使人惛迷也。...【尽无生智建立为十】 p1286 俱舍论二十六卷四页云:何缘二智、建立为十?颂曰:由自性、对治、行相、行相境。加行...【世第一法释名】 p0513 大毗婆沙论三卷三页云: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于余世间法,为最为胜,为长为...【二十随烦恼与八识俱不俱起分别】 p0049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一页云:此唯染故,非第八俱。第七识中,唯有大八。...(术语)念佛三昧之美称也。念佛者即三昧中之至宝,故名宝王三昧。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九曰: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一)谓承继正法并使之光大隆盛。如“绍隆三宝”,即继承佛、法、僧三宝并使兴隆之意。[维摩经佛国品] (二)(1077...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一)文殊的事迹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把握。我们一个人要往生,要假设临命终的时候没有人刺激我们,...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云时分、大时、长时,此大时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计算,时极少为...问: 《西方合论》的作者袁宏道生到西方边地疑城,请问师父边地疑城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念佛同修会生到边地疑城? 大...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不用脑筋的时候,你一步一句佛号;你等车,也可以念佛,坐在车...父母不亲谁是亲,不敬父母敬何人 千两黄金万两银,有钱难买父母身 活着不尽儿女孝,死后排场瞎胡闹 在生之时不孝顺...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觉醒法师答: 虚云老和尚在《皮袋偈》中曾写道,始终如一念...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乃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佛说无量...
垢清净十相
【法相辞典】
【垢清净十相】 p0882 瑜伽七十四卷二十页云:云何垢清净十相?一、远离懈怠垢而行惠施。谓或内、或外,或近、或远,或身疲倦、或不疲倦,或身羸劣、或不羸劣,而常惠施。二、远离贪垢而行惠施。谓于财物。三、远离瞋垢而行惠施。谓于求者。四、远离痴垢而行惠施。谓于因果。五、远离障垢而行惠施。言障垢者,谓四种障。一、不串习,二、匮乏,三、躭湎,四、观果。六、善分布而行惠施。此即远离非道理垢。谓贫乏者,于自仆从;若中财者,即于彼所、及贫苦所;若大财者,即于彼所,亦于其余来求者所。七、由圆满而行惠施。此即远离诸减少垢。谓事圆满,意乐圆满。事圆满者:复有七相。一、施资产事,二、施国土事,三、施有情事,四、施庄严事,五、施舍宅事,六、施居处事,七、施内身事。意乐圆满者:谓于内身及外财宝,获得自性无着意乐。八、由清净而行惠施。此即远离不清净垢。谓由十种清净,即无着无取等。如本地分广说。九、善观察而行惠施。此即远离恶慧垢。谓观察施物,观察意乐,观察其田。观察施物者:谓观察受用,胜于积聚。观察惠施,胜于受用。何以故?若唯积聚;不能自益,不能益他;非现法利,非后法利。若诸菩萨,唯自受用;名自饶益,非饶益他。名现法利,非后法利。若诸菩萨、能行惠施,便自发生广大欢喜;名自饶益,名饶益他;名现法利,名后法利。观察意乐者:当知意乐、略有四种。一、于因中无倒意乐,二、于果中无着意乐,三、于有情悲愍意乐,四、于一切智智圆满意乐。由如是等诸意乐故而行惠施。观察田者:当知略由五相。一、于是处,乞求可得。二、于是处、已有乞求;复加贫匮。三、于是处、已有贫匮;复无依怙。四、于是处、有无依怙;复行恶行。是名为田。五、于是处、虽无此等;而有修行善行可得。由七种相,当知非田。一、乞求者、极大暴恶,曾为怨害;归依怨害而有所求。二、劝为善事,终不能得。三、心怀染污;为染污事而有乞求。四、于损恼而有乞求。五、乞求者,或自是魔,或魔所魅,非处乞求。六、乞求父母;或复随一非所施物。七、能为无义。由此等相,当知是名观察非田。十、具方便德而行惠施。此即远离无方便过失垢。此中方便者,谓串习施,不顾身命,悲愍有情,真实义智,无上菩提。胜解教导,强力逼迫,处任报恩生及神力。
上篇:食不知量 | 下篇:垢缠为何所断 |
【八十九沙门果】 p0083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六页云:何谓沙门性?此果体是何?果位差别,总有几种?颂曰:净道沙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