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三卷三页云: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于余世间法,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故名世第一法。此心心所,于余世法,为都胜故;说名第一?为分胜故;名第一耶?设尔;何失。若都胜故,名第一者;此岂能胜现观边世俗智。然现观边所修世俗智,是见道眷属;随属见道,慧力殊胜。此法不尔。又此岂胜杂修静虑。然彼等至,及所感生,不共异生。此法不尔。又此岂胜初尽智时所修善根。然修彼时,离一切障,所依清净。此法不尔。又此岂胜空空,无愿无愿,无相无相,三三摩地。然彼尚能厌恶圣道;况于有漏。此法不尔。若分胜故,名第一者;暖、顶、忍等,应亦名第一。各胜彼彼下位善根故。有作是说:此法都胜,故名第一。然约能开圣道门说;非据一切。谓现观边世俗智等,虽有如前所说胜事;然皆无力开圣道门。此法独能。是故都胜。或有说者,此法于余一切事胜;故名第一。谓现观边世俗智等所有胜事,皆由此成。所以者何?彼诸胜事,若无此法,开圣道门;体尚不修;况有胜用。要由此法开圣道门,方修彼体,乃至胜用。彼诸胜事,既由此成;故此于余一切事胜。有余师说;此法分胜,故名第一。问:若尔;暖等应亦名第一法。胜彼彼下位善根故?答:彼于二分中,俱非最胜故。谓世善法,总有二分。一、依异生。二、依圣者。世第一法,虽于圣者世俗智等,不名最胜;而于异生所得静虑、无量、解脱、胜处、遍处、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净观、持息念、诸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暖、顶、忍中,皆悉最胜。暖等不尔。故此独称世第一法。问:此何义故,名第一耶?答:此最胜故;能引第一故;得第一果故;趣第一性故;是第一义。有作是说:此能摧伏第一有故;是第一义。有余师说:此是异生最后心故;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是第一义。问:此中所说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有何差别?或有说者,无有差别。皆是赞述第一义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且名则差别。谓此名最乃至名妙。复次对诸善根,亦有差别。谓此对闻所成,名为最;对思所成,名为胜;对不净观、持息念、念住等,名为长;对暖,名为尊;对顶,名为上;对忍,名为妙。复次约所依地,亦有差别。谓此依未至定,名为最;依初静虑,名为胜;依静虑中间,名为长;依第二静虑,名为尊;依第三静虑,名为上;依第四静虑,名为妙。复次依义不同,亦有差别。谓此至边顶故,名为最;上品摄故,名为胜;作吉祥故,名为长;体升进故,名为尊;性坚牢故,名为上;满所愿故,名为妙。复次体用有异,亦有差别。谓此能作苦法智忍等无间缘,故名为最;超过一切异生善根,故名为胜;映夺一切世俗善根,故名为长;能逮胜德,故名为尊;无二分故,名为上;似无漏故,名为妙。复次相用有异,亦有差别。谓是异生最后心故;犹如树端,名为最。能开圣道门故;名为胜。根猛利故;名为长。以于一切顺决择分,此最上故;名为尊。折伏一切烦恼怨故;名为上。引爱果故;名为妙。有余师说:如是六句,以后释前,故有差别。谓此最故,名第一。胜故,名最。长故,名胜。尊故,名长。上故,名尊。妙故,名上。由此故名世第一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非圣谛所摄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非圣谛所摄法云何?谓虚空非择灭。...(术语)心所有法之略。为心王之所有,而有贪瞋等别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识有五十一法。 ...四种声闻之一。即佛菩萨为化导众生,暂现声闻身,以令众生进入大乘法门者。如舍利弗、目犍连等声闻众。[法华文句卷...【依止寂灭】 p0769 杂集论十卷八页云:若缘苦灭为苦灭时,于此境界,必求作证。故名依止寂灭。...(一)菩萨所安住之十种心,即:(一)大地等心,扶持增长一切众生之诸善根。(二)大海等心,一切诸佛之大智法水悉流入。...1、于十六罗汉加庆友尊者和宾头卢尊者,而成十八罗汉。 2、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和军徒钵叹尊者,而成十八...(经名)一卷。失译。明天菩萨问:云何少修善本而获大果?佛答以应修三世诸佛所修慈悲之身口意行,因说十善戒。...(一)位于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之南。又作牛首山、天阙、仙窟山。高四四八公尺,周围约二十七公里。以双峰对峙,宛如牛角...(譬喻)譬烦恼也。又斥法门之烦者。又谓言语,禅家之常语。出曜经三曰:其有众生,堕爱网者,必败正道。(中略)犹...【六根】 根为生长之意,如草木之根不仅具有增长,且可衍生枝干、花叶果实等。佛教用语中的根,含有器官能力的意思...(术语)贪欲心之多者。天台四教仪集注中曰:多贪众生不净观。...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净土宗的祖师里面,在开悟之后的一个特点置彼而取此。这句话很重要。那为什么要置彼而取此呢?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原...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桩事情也不是很容易能够产生的。无始劫以来的善恶业的种子这么...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会有机会害人?饿鬼跟阳寿未尽横死的怨灵有哪些不同?鬼道众生...
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罪人之前经营水产,做了18年杀生行业的生意,之前从没有对众生生...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果没有调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产生瞋念。 所谓「嫉恶如仇」,...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同样会遇到生病的问题。下面学习印光大师的相关开示,学会如何...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心动,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泪流。请看下面一则短文: 我小时候是大家公认的非常淘气的男孩,念完高中...
世第一法释名
【法相辞典】
【世第一法释名】 p0513
上篇:世间极成真实 | 下篇:世出世行差别 |
临济宗七事随身之一、四喝之一。略称探草。因其作用与目的,有不同解释:(一)指探竿、影草皆为渔者之工具。探竿,系...
非圣谛所摄法
心所
应化声闻
依止寂灭
十心
十八罗汉
甚深大回向经
牛头山
葛藤
六根
多贪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净业若成 禅宗自得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略释天台六即义
鬼分为哪些类

一个卖水产老板的忏悔
圣严法师:缺少忍的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