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唐善导以观经一部所明十六想观之行,摄于定散之二善,前十三观以禅定之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故名之为定善...【七种如实通达智行】 p0065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复次当知于所知事,有七种如实通达智行。一、已得智,二、...(譬喻)贪欲之烦恼,令人沉没,故譬以河也。思益经一曰:世尊谁度欲河?佛言:能舍六入者。...在铁窟中惩处罪人之地狱。凡悭贪缚着,不布施父母、妻子、奴婢、亲友,视师长如粪秽者所堕之处。此狱系一大铁山,纵...即比喻佛身无量无数无边际,或喻示现种种之身荫覆众生如云。又喻诸尊之多如云。吽字义(大七七·四○六下):“遮那...Yujiaxingpal 印度大乘佛教派别之一。中国传统称为有宗。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而得名,以《解深密经》、《瑜伽...(Abhidharmadīpa with Vibhāsāprabhāvrtti)系西元一九三七年,由罗睺罗三雅纳(Rāhula Sājkrtyāyana)于西...指佛说法之座。又称法坐。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中):“即于法座上,加趺坐三昧。”又一般说法时所用之高座,亦称法...(名数)是通大小乘而判其宗旨者,有二种,一北齐大衍所立,一净影所立,名异义同也。今为便于解释计,先述净影。一...马嘶鸣之时,其鬣毛逆立;密教之降三世、大威德等忿怒明王之顶发大多类此,称马王髻,系用表忿怒之义。[瑜祇经大金...位于陕西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据陕西通志卷二十八载,该寺创建于隋代,唐吴道子曾于此寺绘观音像,遂称观音寺。至...(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有一天,佛陀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为大众说法。众弟子当中有一位长老比丘,竟然在佛陀说法的时候,将脚伸得长长地睡着了...
礼拜供养,这里面讲到乃至于一时礼拜供养观音菩萨都有无量的福德。我们要把这个礼拜供养分四个方面来略解说一下 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故多方化导,种种折摄之,纵令绝无信心,亦不弃舍;曲垂方便,...
生命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如何面对死亡。中国的五福,其中一福叫考终命。寿终正寝、善终,是五福里重要内容...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直接消灭我执,找真我。这就是真如实相观。修真如实相,必须是...以健康、快乐、平安的身心,照顾自己、照顾社会、照顾大自然,使得我、你、他人,都能健康、快乐、平安地生活在同一...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句话,事实上能终生守护一个信仰的人并不多,能在从一而终的道...
非圣谛所摄法
【法相辞典】
【非圣谛所摄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非圣谛所摄法云何?谓虚空非择灭。
上篇:非所断为因法 | 下篇:非有为所缘法 |
【通达离欲】 p1025 雑集论四卷五页云:通达离欲者:谓由见道离欲。...
定散二善
七种如实通达智行
欲河
铁窟地狱
身云
瑜伽行派(Yogacara)
阿毗达磨灯论
法座
四宗
马王髻
卧龙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敬与不敬之别

如何「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世上最好的临终关怀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圣严法师《心灵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