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卷十六页云:问:于诸谛中,有十六行,皆通世间及出世间。世出世行,有何差别?答:于所知境,不善悟入、善悟入、性差别故;有障无障性差别故;有分别无分别性差别故。所以者何?于诸谛中无常苦等十六世间行,于所知境界,不通达真如性故;烦恼所随眠故;依名言门,起戏论故;如其次第,不善悟入,有障碍,有分别。出世间行,与此相违。善悟入,无障碍,无分别。由此道理,世出世行,互有差别。云何出世行无有分别而善悟入所知境界?由彼诸行现在前时,虽复现证见无常义;然不依名言戏论门,见此是无常义。如无常行于无常义,余行于余义,随其所应,亦如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说文,憺安也。谓憺然安乐也。憺亦恬静也。怕,静也,无为也。广雅,憺怕,寂寞也。亦恬静也。言寂寥无人也...全一卷。东晋昙无兰译。又称国王不犁先尼十梦经、国王不黎先泥十梦经、十梦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册。系增一阿含大爱道...在十八泥犁经中,列有十八层地狱,即:光就居、居虚倅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杂语)Nāṁ,梵语名词之尾发南声者,是第六转属声,多言声也。表三以上之数。演密钞二曰:南者多声,即是等义众...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覆处敷僧物戒十五。制意同前[露地敷僧物戒]。”(戒疏记卷一三·六○·一二)(...(一)禅林之首座。大鉴清规(大八一·六二一下):“僧堂坐禅号令,权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谓之禅头。” (二)为梵...(术语)大慧武库曰:雪居舜老夫,常讥天衣怀,说葛藤禅。一日闻怀迁化,于法堂合掌曰:且喜葛藤椿子倒。...【六欲天】 指欲界的六天。即:一、四天王天,有持国、增长、广目、多闻等四大天王及其所部之天众。身量为四分之一...(杂语)译曰远离。四谛中之灭谛也。见可洪音义十五下。...指礼拜不止,以至于百千拜。禅林象器笺卷十:“法益之时,亦有不住拜,谓礼拜而不止也,可到百千拜,是皆佛祖之会所...中国僧人。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浙江黄岩人。光绪五年(1879)于临海白云山出家。越二年,受具足戒于天台山国清...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虑宜远,思宜近。 我们在...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呢?我们简单地把十二因缘的整个内涵解释一下。 这个十二因缘...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你...一要切记: 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就是岁数不值钱。心里千万别有那么多的应该或者不应该。喊你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
前几天,有位居士给我看他珍藏的一块玉。玉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稀有的玉石,有将近一寸厚。那上面...
你在遇到紧急情况,如果是你自己的话,先调整心态,再提起佛号。 一、先离相。你第一个要完全放下,安住真如你就观...
世出世行差别
【法相辞典】
【世出世行差别】 p0513
上篇:世第一法释名 | 下篇:世间出世间法 |
(佛名)具名广大发生佛顶。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三位,密号曰破魔金刚,主息灾之德。有广大,大转轮之异名,黄色...
憺怕
国王不梨先泥十梦经
十八层地狱
南
覆处敷僧物戒制意
禅头
葛藤禅
六欲天
多荼簸
不住拜
谛闲(1858~1932)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推荐】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生死轮回的根本——无明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老年人不讨嫌的10个切记
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推荐】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结人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