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百卷十七页云:若法、有漏,有诤,有爱味,依耽嗜;如是一切,名为世间。若能治此,依世俗谛所起俗智乃所引法,亦名世间。与此相违,名出世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唯识百法随烦恼二十之一。俱舍七十五法,六大烦恼之一。唯识论六曰:懈怠于善恶品...(术语)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台宗所立四教中别教以下,以心性立为真空,圆教立为心性具十界三千...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尽形寿药,若加法者,无过形义,受法不失。无病而服,但犯吉罗。不作法者,具足七罪(非时、...(572~640)唐代僧。颍川(河南许昌)人,俗姓陈。据续高僧传卷二十四载,师自幼出家,博研儒释百家之学,特精三论...谓鳖于不应开口时而开口,遂遭横祸;比喻凡夫愚顽,因不慎所言,而遭口舌之祸。据旧杂譬喻经卷下载,昔有一鳖,遭遇...欲界中的有情,为六道众生之一,思虑最多,因过去世中曾修中品十善之因,故今世召感人道之果。...【种类生死】 p1260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有情世间、名种类生死。...(地名)唐道宣,四分律宗之祖也,住终南山之纻麻兰若,故号南山大师。...(饮食)荤乃蔬菜之臭者。辛乃其辣者。佛皆禁之。名义集三曰:荤而非辛,阿魏是也。辛而非荤,姜芥是也。是荤复是辛...【四无所畏】 p0445 瑜伽五十卷十页云:如来所有四无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谓诸如来,于其四处,在大众中,而...【三法得安隐住】 p0206 瑜伽十四卷六页云:又于正教诫方便,现修习时;由三种法,得安隐住。一者、空、无愿、无相...(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佛的力量是很大,但是他永远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是主动的。这样子我们就讲到三力不可思议了,感应道交有三种力量...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若杂乱垢心...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方便具足」, 谓努力掌握知识、技术,从事对民众有益无害的...平时,不少在家学佛的居士向师父诉说烦恼:自己很想精进学佛,家庭成员总是障碍重重,结果烦烦恼恼,甚至三天一小吵...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对因果律的愚昧,另一方面也跟懈...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有超人类的记忆?动物真能预测一些自然现象?让我们探索动物的...有一位禅师欲到普陀寺去朝拜,以酬宿愿。 寺庙,距离普陀寺有数千里之遥。路之上,不仅要跋山涉水,而且还要时时提...
世间出世间法
【法相辞典】
【世间出世间法】 p0513
上篇:世出世行差别 | 下篇:世出世间正智 |
(菩萨)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一行第一位,密号曰不坏金刚,发生金刚部之诸尊,故有此名。故有此尊为金刚部部母之说,与...
懈怠
心性
尽形寿药不作法具足七罪
法琳
鳖不慎口
人
种类生死
南山
荤辛
四无所畏
三法得安隐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佛力是被动的,你心灵的力量才是主动的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家庭为何不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