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鳖于不应开口时而开口,遂遭横祸;比喻凡夫愚顽,因不慎所言,而遭口舌之祸。据旧杂譬喻经卷下载,昔有一鳖,遭遇枯旱,见湖泽干竭,又无法自至有食可觅之地,乃趋前求助于湖边之大鹤,鹤遂衔之在口,飞越都邑。然鳖于途中屡屡开口发问(大四·五一七上):“此何等如是不止?”鹤便应之;因鹤张口,鳖即从空中坠落地上,遂为人所捕食。[法苑珠林卷四十六] p697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十二卷。民国王亨彦撰。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 普陀山之山志,自明代周应宾重修以来,有清一代,新志叠...亦名:亡僧物心念分法、亡人物心念分法、亡五众物心念分法、心念分亡人物法、一人心念分亡僧物法、分亡僧物心念法 ...网明,梵名 Jālinīprabha,又译作明网、光网、网光。或称网明童子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此尊系金刚界曼荼罗三昧...(术语)二法身之一。对方便法身而言,...梵名 Vaksu 或 Vavksu。又作博叉河、婆叉河、婆槎河、婆输河。乃阎浮提四大河之一。我国旧称妫水、乌浒河,发源于兴...指居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及外金刚部院西方门之二守护神。全称门门二守护。一为不可越守护门者,二为相向守护门者。前...【生死因缘】 p0476 成唯识论八卷十四页云:复次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因谓有漏无漏二业。正感...(杂名)释种之妇女也。毗卢释迦王,杀五百释女。见西域记六。...东汉译经僧。西域人。博达典籍,妙解幽微。于汉灵帝中平二年(185)抵洛阳,先后译出成具光明定意经等大小乘经十部...【过去】 p1221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过去?答:已受用因果义。一切是过去。 二解 显扬五卷十六...云何世间?几是世间?为何义故观世间耶?谓三界所摄及出世智后所得似彼显现是世间义,似彼显现者,谓似三界所摄相显...(弘化社32分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说:人生在世,苦乐参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遇到境界来的时候...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 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等既知佛法,当依佛法,令亲神识得益为事,不可徒为哀毁,令存...
阿弥陀佛的核心意思是无量寿、无量光。阿是一个否定性指称,就是无的意思、空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讲起来就是无...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到处散布着金银财宝,他心中暗自思惟:我在这山里苦修了七年,...一天,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来到阿耨泉水边,除了阿难以外,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罗汉。这时,佛陀向舍利弗说:...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它本质上是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苦。但是如何离苦呢? 佛法中的四圣谛-苦、集、灭、道,是转...
鳖不慎口
【佛光大辞典】
上篇:鉴真 | 下篇:鳖谋猴肝 |
(名数)一、三藏佛,坐于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于三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三乘之根机说...
普陀洛迦新志
亡物心念分法
网明菩萨
法性法身
缚刍河
二守护
生死因缘
释女
支曜
过去
世间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跟人结怨痛苦过日,不如原谅包容过日

【推荐】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念「阿弥」也比念「弥陀」要好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背痛的因缘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