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一二○卷,另有目录十六卷。清代霁仑超永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册至一四二册。目录卷...子题:律仪之戒通遍尘沙、化教十善随境成行、律仪假缘受得、世善随意自修 戒本疏·解开名义:“问:‘律非类通,非...(术语)又略曰共惑。对于自相惑而言。即诸法缘共通之苦,空,无常,无我等相而迷之,执苦为乐,空为有,无常为常,...(物名)Ghantā,梵语犍稚,译曰钟,又曰磬。为作法事时集众而打者。增一阿含经曰:阿难即升讲堂,手执犍稚,并作...【卵生湿生不入母胎】 p0708 瑜伽九卷十三页云:若卵生湿生者,除处母胎,余如前说。...蕴,积集之义。蕴落即谓五蕴之聚合犹如人之集居于聚落。释摩诃衍论卷一(大三二·五九五中):“四者厌患最,已过五...可见,指肉眼可见者;不对色,指不具障碍之性者。于各种色法中,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肉眼可见,具有色彩,而无形体、...【契经】 p0886 如十二分教中说。 二解 瑜伽七十八卷十八页云:云何契经?善男子!若于是处、我依摄事,显...1、修行正道。 2、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譬喻)入涅槃城之门户也。无量义经曰:开涅槃门,扇解脱风。般舟赞曰:念佛即是涅槃门。又葬所四门之一。北方为涅...【六凡四圣】 此即十法界。十法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凡夫界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是苦),集谛(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苦),灭谛(无苦的状态),...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
本是骷髅骨,曾将诳惑人。昔时看是假,今日睹方真。省庵大师 我常常在想:自己究竟造了什么样的极重罪业,现在要拖...我从小就是没有福报的人,一生皆在逆境中度过。 由于福报不够多,以致于缺少宽宏大量的心,偶尔也会对人悭吝或与人...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在当今人类的贪欲急剧膨胀的时代,为了获取名利造妄语业非常普遍而严重。 在商界,不法商人不择手段地吹嘘夸大商品...
我们大乘的菩萨,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观照的心,做一个圆满的结合。我们一般在念佛的时候,主要是皈...
印祖推崇面食,对豆子、豆油也特别提倡。并提出,保养的办法并不是像世人尤其现代人这样山珍海味、人参鹿茸的大补特...
重不与取
【法相辞典】
【重不与取】 p0869 瑜伽六十卷二页云:复次当说不与取等,由其事故,轻重差别。余随所应,如杀应知。复次若多劫盗;名重不与取。如是若劫盗妙好,劫盗委信,劫盗孤贫,劫盗佛法出家之众;若入聚落而行劫盗;劫盗有学、或阿罗汉、或诸独觉、或复僧祇、或佛灵庙、所有财物;如是一切、由其事故,名重不与取。
上篇:重瞋恚 | 下篇:信等心所八识有无 |
【六现观系不系分别】 p0311 瑜伽七十一卷四页云:问:此六现观,几欲界系,乃至几不系?答:一、唯欲界系。一种一...
五灯全书
戒善两分
共相惑
钟
卵生湿生不入母胎
蕴落
可见不对色
契经
修道
涅槃门
六凡四圣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推荐】拖尸人的惭愧与忏悔
用佛法来补福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净界法师: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