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经云尽无尽法门如何?答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又名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性境就是一切实境,各有其性质,如石之坚,水之湿,是不可能加以改变者;独影...【于文无倒】 p0746 辩中边论下卷七页云:此中云何于文无倒?颂曰:知但由相应,串习、或翻此;有义及非有,是...(术语)金刚经曰: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之法者菩提也,其法体空寂,无相可得,故云无实,其中具恒沙...异类,不相同之种类。异类无碍,指不同之种类互摄而无碍,如水与火、水与地相摄而无碍。为“同类无碍”之对称。 p5...【化生】 四生之一。谓依托无所,忽然而生者。如诸天,诸地狱,及劫初之人是也。《俱舍论》卷八曰:‘有情类,生无...【五蕴次第】 p0265 瑜伽五十四卷五页云:复次云何诸蕴次第?谓说差别。此复五种应知。一、生起所作。二、对治所作...令心专注于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反之,心散乱不止之状态,则称为散,二者合称...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对治之则成八万四千法门。或曰教门,或曰法藏。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医治之,说八万...【不染污分别】 p0331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不染污分别者:若善、若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随与一...【成就阿赖耶识与成就转识四句分别】 p0669 瑜伽五十一卷十一页云:问:若成就阿赖耶识;亦成就转识耶?设成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健康长寿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为了健康长寿,人人都在寻找防护调养的方法。可是人们依然摆脱不了疾病的困扰,许多...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正见为先行,因为正见总摄了戒定慧三学...问: 请问法师,打坐常会昏沉,应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个时代的凡夫众生打坐肯定是会昏沉。为什么呢?整个外...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名作佛。由其心念于佛,心中便现佛之相...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我教...
一、宜简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与修行皆要兼顾,实属不易,理应权衡,不可于某一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而影响到其...
迦摩缕波国
【法相辞典】
【迦摩缕波国】 p0855 西域记十卷六页云:迦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地卑湿,稼穑时播。般核娑果、那罗鸡罗果、其树虽多;弥复珍贵。河流湖陂、交带城邑。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人形卑小,容貌黧黑。语言少异中印度。性甚犷暴,志存强学。宗事天神,不信佛法。故自佛兴以迄于今,尚未建立伽蓝,招集僧侣,其有净信之徒,但窃念而已。天祠数百,异道数万。今王本那罗延天之祚胤,婆罗门之种也。婆塞羯罗伐摩,(唐言日冑)号拘摩罗。(唐言童子)自据疆土,奕叶君临。逮于今王,历千世矣。国王好学,众庶从化。远方高才,慕义客游。虽不淳信佛法;然净多学沙门。初闻有至那国沙门,在摩揭陀那烂陀僧伽蓝,自远方来,学佛深法。殷勤往复者再三。未从来命。时尸罗跋陀罗论师曰:欲报佛恩,当弘正法。子其行矣。勿惮远涉。拘摩罗王,世宗外道。今请沙门。斯善事也。因兹改辙,福利弘远。子昔起广大心,发弘誓愿;孤游异域,遗身求法;普济含灵,岂徒乡国。宜忘得丧,勿拘荣辱。宣扬圣教,开导群迷。先物后身,忘名弘法。于是辞不获免。遂与使偕行而会见焉。拘摩罗王曰:虽则不才;常慕高学。闻名雅尚,敢事延请。曰:寡能褊智,猥蒙流听。拘摩罗王曰:善哉。慕法好学,视身若浮。逾越重险,远游异域。斯因王化,所以国风尚学。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耶?曰: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罗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曰:我大君圣德远洽,仁化遐被。殊俗异域,拜阙称臣者、众矣。拘摩罗王曰:覆载若斯,心冀朝贡。今戒日王在羯朱嗢祇罗国,将设大施,崇树福慧。五印度沙门婆罗门有学业者,莫不召集。今遣使来请,愿与同行。于是遂往焉。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问土俗,可两月行入蜀西南边境。然山川险阻,瘴气氛沴。毒蛇毒草、为害滋甚。国之东南、野象群暴。故此国中、象军特盛。从此南行千三四百里,至三摩呾咤国。(东印度境)
上篇:思食如火坑炎炭 | 下篇:迦罗迦村驮佛等本生处 |
为一种宗教仪式。即依一定之仪节,吁请神灵降临,听取请者祈求、问讯及祝祷,一般多由专业祭司主持。 p6162...
尽无尽法门
三境
于文无倒
如来所得法
异类无碍
化生
五蕴次第
定
八万四千法门
不染污分别
成就阿赖耶识与成就转识四句分别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谁不想命长?素食是秘方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打坐常会昏沉,该怎么办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为什么要吃素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