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乖理之行谓之恶,身口意三者作事,谓为业。俱舍论光记十三曰:造作为业。即十恶五逆之所作。四十华严经四十...(经名)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文殊师利问佛沤和俱舍罗(译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随世间之习俗而入,示现种...【空有二论】 在印度的大乘佛教中,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学派’,就诸法本质的一面来看,强调缘生之法,本无自性...(术语)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无明门中之转相,识体门谓之转识。业识之根本无明,一转而为能见之识者。【又】唯识论...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载,习禅之时,若生起如下三疑,则不能入于禅定。即:(一)疑自,若人以诸根闇钝、罪垢深重...(名数)一自饿外道。节饮食而忍饥饿者。二投渊外道,投身于渊而死者。三赴火外道,常以五热灸身者。四自座外道,常...(术语)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药致,波罗逸尼柯,波罗夜质胝迦,波质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译为堕,...九品莲台,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梵语 sārasa kāranda。娑罗,为娑罗娑之略称。乃二鸟之名。此二鸟如鸳鸯,形影不离,出双入对。佛以此二鸟喻菩萨...(一)菩萨之总称。维摩经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中):“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653~743)梵名 Dharmacandra。音译达磨战涅罗。唐代译经僧。东印度人,一称摩提国人。曾游学中印度,通晓三藏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讲菩萨的一种相续的加持,这个地方讲广大。说是什么样的布施...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师答: 听话就能改!当你没有吃,没有穿的时候,看你还怎么计...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道,不是很困难。你要悟入究竟解脱,也不是很困难。唯嫌拣择,...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真学则不能专志。营事则畏烦,劳作则怕累。弘法则无能,接俗则...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生气啊,为什么?我们想想今生以来曾经讲过多少人的坏话,曾经...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
食啖胜解
【法相辞典】
【食啖胜解】 p0882 瑜伽三十卷十四页云:若此死尸、为诸狐狼鵄枭雕鹫乌鹊饿狗之所食啖;于是发起食啖胜解。
上篇:食不调性 | 下篇:垢净无常 |
【四种远性】 p0430 俱舍论二十一卷十二页云:所言远分、远性有几?颂曰:远性有四种,谓相治处时,如大种尸罗,异...
恶业
内藏百宝经
空有二论
转识
三疑
六种苦行外道
波逸提
九莲
娑罗迦邻提
菩萨僧
法月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浅讲《信心铭》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