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无余永断】 p106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此爱、永断无余?世尊告曰:见修所断烦恼断故;...【触名差别】 p1450 瑜伽一卷九页云:又触者:谓所摩、所触、若鞕、若软、若动、若暖、如是等差别之名。是身所行,...(人名)比丘名。历代三宝记十一曰:扶南国沙门曼陀罗,梁言弱声。续高僧传一曰:有扶南沙门曼陀罗者,梁言弘弱,大...(名数)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也。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也。此因缘和合,能起行。三、意力,如理作意之力也。...钻,钻研。禅钻,研究禅理之意。讽刺人以禅理为钻营之器,谋进身之阶。琅玡代醉编卷三十一:“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术语)制懈怠而不听受正法之戒也。四十八轻戒之一。新学之菩萨,每有讲法,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之,山...(术语)诸佛真言,众生之实相互相加持,谓之法界加持。演密钞二曰:疏释云:毗富罗是广大义,谓深广无际不可测量。...(杂语)译曰善了知。华严疏钞二十曰:苏者善也,钵唎味底多,了知也。梵Suparividita。...【九法聚】 p0090 瑜伽一百卷十七页云:有九法聚,摄一切法。何等为九?一、善法聚。二、不善法聚。三、无记法聚。...(术语)通教之观智也。言说者。指诸法之事相,观事相即空,故云无言说。...阿弥陀佛在因位于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菩萨道时的名字。...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
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是指一个人的心胸、道...
大师从弘始三年入关到弘始十一年圆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时间。但这八年的时间却成果丰硕,翻译的经论就有九十八部,一共...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抗体的本质就是特殊功能的蛋白质物质。所以,我们必须保证从食物中经常摄...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后施之以药。 救世亦然:救世必先救心,...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谁不愿往上爬呢?没有衣食住的时候努力求衣食住,有了衣食住时求更美好的,没有积蓄时,省食俭...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来,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德持戒的功德,大家知道佛法非常重视持戒...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一部分 学习佛法 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受持的。前面说过,阴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
知足无分别
【法相辞典】
【知足无分别】 p0819 杂集论十四卷二十页云:由诸异生,随于一无常等法性,究竟思已;便生喜足。谓是事必然;更无异望。是名知足无分别。尔时一切寻思分别,皆止息故。
上篇:知识 | 下篇:近住 |
魔中之王,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时常率领其眷属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种种的障碍和干扰。魔...
无余永断
触名差别
曼陀罗仙
十三力
禅钻
懈怠不听法戒
法界加持
苏钵唎味底多
九法聚
无言说道
法藏比丘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缺少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鸠摩罗什大师--七佛译经师,凡情难测度
秋季多吃6种素食抗感冒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楼上磨刀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昌臻法师《学佛先学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