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杂集论十卷十页云:近住者:从初已来,为令其心于外不散;亲近念住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世间道离欲与出世道离欲】 p0518 瑜伽八十八卷六页云:又见杂染得解脱时,亦能于余毕竟解脱。非余杂染得解脱时,...(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于言语思虑之外,假名为空也。谓...悉昙字 (c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遮、者。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大一八·三三八下):“左...(术语)应者应现。应众生之机类而现身也。化者变化。应真佛缘而变化种种也。西域记七曰:天帝释欲验修菩萨行者,降...四种葬法之一。又作河葬。印度之葬法有火葬、水葬、土葬、林葬四种,其中,投尸于江流,使之流沈漂散者,称为水葬,...乃药师十二誓愿中第七愿之语。愿文为(大一四·四五○上):“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药,无亲...(一)又称圆颅。即完成剃发而呈现出家人之形相。此为象征出离烦恼之相。(参阅“声闻形”6498) (二)清代临济宗僧。...(杂语)Ambā,译曰母。名义集二曰:阿摩,此云女母。...【有不相应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不相应法云何?谓无漏心心所法,及色无为心不相应行。...【断律仪】 p1415 俱舍论十四卷五页云:静虑无漏二种律仪,亦名断律仪。依何位建立?颂曰:未至九无间,俱生二名断...(一)梵语 nava-yāna-sajprasthita。又作初发意、初发心、新发心。略称新发、初心。即新发菩提心而入佛道之谓。新发...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因为说话遭到过别人的白眼或赞叹的体验。 同样是一句话,不一样的表情,不一样...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这几天,大家都在为自己忙,这很好。世上的人整天为名为利忙,因为儿女妻子要吃穿,为我而忙...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覩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这一章讲天下有五难。 「贫穷布...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羸弱多病,只好乞讨过生活。他们不仅家贫如洗,连居住的地方都...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吗?赵州和尚说:无。这个无字后面有什么?无字后面,赵州和尚...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应该修三种净业。在这三种净业里就有一...
无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变化从经文上来看,是刹那刹那念念之间的变化。 譬如你说我现在怎...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近住
【法相辞典】
【近住】 p0819 如九种心住中说。
上篇:知足无分别 | 下篇:近法 |
(人名)俗姓淳于氏,唐扬州江阳县人,年十四,就智满禅师出家,研极三藏,尤精戒律。受日本入唐僧荣睿普照之请,与...
世间道离欲与出世道离欲
不可得空
左
应化
水葬
一经其耳
圆顶
阿摩
有不相应法
断律仪
新发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

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圣严法师《天下有五难》
粒米大如山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