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世间寿量】 p1033 瑜伽二卷六页云:又梵世间,寿量一劫。此最后坏,亦最初成。当知此劫,异相建立。谓梵众天,...禅林用语。又作出身之路、出路。出身,指出于生死之身;比喻不滞于迷悟二边,了达阔达无碍之作用。活路,指活命之路...亦名:有归无戒、翻邪三归无戒可得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有归无戒者,为除世疑。受五戒者,但依前诵;止是翻邪;...【取有二种业】 p0817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取有二种业。一、为取后有,令诸有情,发有取识。二、与有作缘。为...【悟入依他起性】 p0908 摄论二卷十九页云:于此悟入唯识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姓...(术语)又名眼见家,即立眼根能见色境之说也。盖古来说五识依五根各缘自境时,眼识能见色乃至身识能觉触,或眼根能...铁丸击打罪人之地狱。为毁辱布施、说布施无果报者所堕之处。此地狱纵广八十由旬,中有铁城八十八鬲,一一鬲中有五刀...(杂语)Mahārāja,又作摩贺罗惹,译曰大王。见梵语维名。...(杂名)大内之道场也。梁武帝天监十六年勒沙门慧超为寿光殿学士。召众僧而使讲解,并使居于禁中。是为内道场之始。...【佛牙伽蓝】 p0654 西域记三卷十八页云:新城东南十余里故城北大山阳,有僧伽蓝,僧徒三百余人。其窣堵波中,...(公案)以是心是佛之语翻案而为一个之公案者。无门关三十二则曰:马祖因僧问,如何是佛?祖曰:非心非佛。碧岩四十...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九法界众生,所以要把九法界众...五色养生素食以低盐、低糖、低脂肪为准则,坚持新鲜入撰,视觉欢愉兼顾五脏均衡保健,充分体现中国素食哲学之精神内...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浑沌。然而,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这是指出每一个人的内心...观音菩萨的法门,从显教来说,《心经》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其核心内容;就密教而...《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第一个,破除虚妄。 我们平常在修学的时候,都是根据我们的...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艺精湛的穿珠师正全神贯注、战战竞竞地为国王穿着稀世珍贵的摩...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心,然后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 发心很...
阿罗汉有四胜利
【法相辞典】
【阿罗汉有四胜利】 p0780 瑜伽八十七卷一页云:复次有解脱心有净智见诸阿罗汉、有四胜利。当知不与诸外道共。一、于行时恒常住性。二、于住时无相住性。三、往昔因所生诸行,任运归灭。四、后有行、今因断故;当不复生。
上篇:阿赖耶识断灭相 | 下篇:阿赖耶识三种差别 |
很厚重的障碍。众生有三种很厚重的障碍,以致不能成佛,那就是惑障、业障、报障。惑障即一切之无明烦恼,业障指五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