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又作波伦,萨陀波仑之略。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三曰:波仑又作波伦,...梵语 trīni guhyāni。指秘密之三业。即身密(梵 kāya-guhya)、口密(梵 vāg-guhya)、意密(梵 mano-guhya)。...亦名:三种界别 子题:摄僧界、摄衣界、摄食界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界别有三: 摄僧界 ,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以乌头煮沸之汤。本草纲目卷十七:“十一月播种,春月生苗。其茎类野艾而泽,其叶类地麻而厚。其花紫,瓣黄蕤,长苞...【六地】 p0294 大毗婆沙论四卷十三页云:如是见道,为欲对治见所断惑,安布六地。一、未至定,乃至第六第四静虑。...凡四卷。又作白云守端和尚广录。宋代僧白云守端(1025~1072)撰,处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守端之弟...梵语 a-sajprajanya。心所(心之作用)之名。指误解所观之境之精神作用。即不符合佛教教义之认识。以此心所遍满一切...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又作飞锡、游方,禅宗称为行脚。一般游行之僧侣,称为行脚僧。有部...(杂名)正五九之三月也。...(杂语)同于庄严。法华经序品曰:严饰国界。...梵语 trividhā nihsvabhāvatā。系针对遍计所执等三性之有法所说三种无性之空义。又作三种无自性性、三无自性、三...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
一般人很难想像,内心的宁静和寿命的长短有很密切的关系。心灵越宁静,禅定的功夫越深,寿命也就越长。例如〈阿毗昙...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昨天,一信徒携其好友来访。见我的用意,除了看望问候之外,就是邀请本人参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寿。 据介绍,大寿将...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来出家,你若没有个主宰,还是会入邪道。一定要持戒,佛不是说吗?佛法存在不存在就在于出家人持戒...轮跋,是一位年轻的求道者,被人世间存在的历历可数但又无法解释的不平等现象搞得迷惑不解。他来到佛陀跟前,向佛陀...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 第二段他又说出第二个理由。为什么要布施呢?...
所依相
【法相辞典】
【所依相】 p0735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所依相?谓分别体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摄五蕴,并种子相。
上篇:所依色 | 下篇:所知障 |
【愁叹苦懮扰恼】 p1244 法蕴足论十卷三十一页云:云何发生愁叹苦懮扰恼?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故,或...
波仑
三密
界别有三
乌头汤
六地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不正知
游行
三斋月
严饰
三无性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天人长寿而不能永恒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福从俭中来

出家之后的事更多
世间为何会有种种的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