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遍历修行。巡行各地参禅闻法,或说法教化之谓。又作飞锡、游方,禅宗称为行脚。一般游行之僧侣,称为行脚僧。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三谓,已度五夏(安居)以上之比丘,熟知有犯无犯、重罪轻罪,复能持守钵喇底木叉而宣说者,得游行人间,随处受学;若未满五夏者,纵娴三藏,不得游行受学。另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所载,长游行之人有五种艰难:(一)不诵法教,(二)忘失所诵之教,(三)不得定意,(四)已得三昧复忘失,(五)闻法不能持。[中阿含卷五师子吼经、长阿含卷一大本经、释氏要览卷下](参阅“行脚”2562) p56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名三念处,佛大慈大悲,为了摄化众生,时常安住在三种之念中。 第一念住是众生信佛佛也不生欢喜心,而恒常不...禅林用语。禅和子,又作禅和,即指一般禅僧。死禅和子,即是骂缺乏正见,而执著于邪思、邪见之禅僧。[宏智禅师广录...(术语)传布教法而无壅也。最胜王经三曰:安稳丰乐,正法流通。十地义记一本曰:传布名流,无壅曰通。...【近住律仪得受者】 p0821 俱舍论十四卷十三页云:为唯近事得受近住?为余亦有受近住耶?颂曰:近住余亦有,不...(术语)诸天与龙神。为八部众之二众。天者,梵天帝释等也,龙者难陀跋难陀等也。法华经序品曰:天龙夜叉。(中略)...指还俗。一度落饰而出家者,再蓄发为俗人,称为复饰。 p4940...【离炽然】 p1425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三页云:彼由如是获得世间究竟安乐,获得出世无漏安乐,得清凉故;名离炽然。...华译健相、一切事竟,为佛所得之三昧名。健相者,好比佛德坚固,诸烦恼魔及魔人不能破坏;一切事竟者,一切毕竟而得...(术语)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其智慧干燥而未淳熟,故云干慧。大乘义章十四曰:虽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干慧。又此...资持记·释师资篇:“野马??,天台云,风动尘故,旷野中如野马。庄子云,尘埃也。”(事钞记卷一○·二一·一七)...(一)成唯识论卷九所立之三种精进。即:(一)被甲精进,发勇猛、自利利他之大誓愿,期无数大劫而无退屈之念,誓成大事...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晚课蒙山施食仪...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三十年前,我还是慈孝寺的沙弥,那时,洗碗可不是件惬意的工作。在结夏安居时,所有比丘都回到了寺院,有时甚至有逾...
转眼就是白光长老圆寂的纪念日。回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相英容,还好像在跟前一样。本人那会儿也在普陀山佛学院,现在...问: 《妙法莲华经》说我们原来是佛,现在迷了,那我们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后,还会不会再迷呢? 大安法师答:...
今天讲的题目是六祖慧能之禅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师是我国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在中国禅宗史乃至于中国佛教史上,六...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慧远大师说,借事显理。虽然佛法究竟的目标是清净心,无有少...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感情一定很甜蜜;兄弟姐妹之间,如果有互相宽恕的心,兄弟姐妹...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陀涅槃之日,佛陀入涅槃,辞别众生,回归常寂光净土,剩下未度的众生,就留待弥勒佛来度...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上他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他的脚下,后来找出来是一小袋的石头。...
游行
【佛光大辞典】
上篇:游方僧 | 下篇:游戏三昧 |
Hufa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音译达磨波罗。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志补罗城一大臣之子。幼怀雅量,长志弘...
三念住
死禅和子
流通
近住律仪得受者
天龙
复饰
离炽然
首楞严
干慧地
野马
三种精进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吉祥经

正念让我们真正地活着

记忆中的白光长老
往生到极乐后还会迷吗

入禅之门第四讲:六祖禅法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