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诸天与龙神。为八部众之二众。天者,梵天帝释等也,龙者难陀跋难陀等也。法华经序品曰:“天龙夜叉。(中略)人非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许多迷惑之众生也。观经玄义分曰:群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曰:十方三世诸佛唯有此一门,诱进群迷出...(名数)明众生迷妄之生起次第由根本无明而生起业转现之三细,更缘现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种之迷相,对于前之三细而称为...何等现前相?谓正处无常由因随逐今受无常故。...(术语)迷之境界。谓为烦恼所系缚而流转于三界之众生界也。...【内法弟子与外道弟子不同品类】 p0369 瑜伽九十七卷三页云:云何内法弟子与外道弟子不同品类?谓外道弟子,或堕有...(譬喻)妙法能医众生之众苦故名药。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涅槃经四曰: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为...【善知心出】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善知心出?谓如实知出二种缚。所谓相缚、及麁重缚。此能善知,应令...梵语 a-sattvākhyā,或 asattva-sajkhyā。指有情及化人之外山川草木等一切非有情之数。又作无情数。为“有情数”...【于佛无智】 p0746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佛无智者:谓不了知如来法身,及诸形相。...(衣服)忍辱之心,以能防一切之外障,故譬以衣,遂为袈裟之总名。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也。释氏...指圣者中证悟之浅者。小乘之四果,对大乘而言为小圣;大乘之诸菩萨,对佛而言亦为小圣。 p940...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方广佛华严经...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印度拘萨罗国有一位年轻的修行者,住在某处森林里,他跟国内某位富翁颇有交情。这个富翁的妻子,长得貌美动人。因为...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此则如《大本》云,阿弥陀佛常在西方,而亦遍...南北朝时的高僧僧达法师,曾受到当时四个皇帝的礼遇,名震一时。 僧达法师十五岁出家,以听人讲经和自己修持为日常...【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不代表一个人的智慧;放下诵读得滚瓜烂熟的经文,读经的多少不代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放...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国时期的人。他以前在天台山时,负责管理蜡烛。他很笨。有一年...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困被亲生父母卖给养父母,养母信佛,所以从小跟...
天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天德瓶 | 下篇:天龙八部 |
舍己之肉躯而施与他人。即菩萨十施中之内施。观无量寿佛经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三下):“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
群迷
六粗
现前相
迷界
内法弟子与外道弟子不同品类
法药
善知心出
非有情数
于佛无智
忍辱衣
小圣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谣言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为梁武帝说法七昼夜的僧达法师
大安法师:一定要天天作净土得生想
放下修行中的虚容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