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1697)清代僧。番禺(广州)人,俗姓麦。字乐说。尝从梁之佩学科举应试之文,颇有文名。其后之佩入道,每以梵...(术语)又曰非智缘尽。无为法之一。新云非择灭无为。数者新译所谓心所法也。善恶之心所法,其数许多,故谓之数法,...【天眼耳】 p0370 俱舍论二十七卷十七页云:天眼耳言,为因何义?颂曰:天眼耳谓根。卽定地净色。恒同分无缺,取障...Pusa jieben 佛教大乘戒律书。亦称《菩萨善戒经》、《瑜伽戒本》等。汉译题为弥勒说,藏译题为无著造。为大乘律...【善作忆念】 p1142 瑜伽二十五卷三页云:云何名为善作忆念?谓令忆念先所犯罪、或法、或义。云何名为令其忆念先所...(饮食)Prativiṣa,药名。华严探玄记二十曰:波罗提毗叉药者,此云登照药。...(菩萨)文殊菩萨之异名。由出生智慧之意。故云觉母。盖文殊菩萨,司毗卢舍那之大智,为三世诸佛成道之母故也。心地...又作缺本经。为原已译成之经典,历经长年之辗转流传,遂散逸而成缺本者。 历代经录,如南朝梁代僧祐之出三藏记集,...(术语)五戒之别名。见一切有部百一羯磨一。...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中论因阐明大乘中道实相之理,故名中论,为龙树菩萨所造;十二门论因阐明十二个法门,故名十...【此世他世乐慧】 p0617 瑜伽四十三卷八页云: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慧?当知此慧、略有九种。谓诸菩萨、于内明处...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佛陀时代,王舍城的频婆娑罗王好乐佛法,并因听闻佛陀的教化,深契法义净信坚固,经常燃灯供养大兴佛法。之后,由于...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觉得临命终时,必须在阿弥陀佛念...问:请问师父,人往生后烧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答:能够烧出舍利子,说明这人的修行还是...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这个景物便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了一个...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首先,你能感觉到自己有错误言行,就恭喜你了,这...
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真实不虚的。阿弥陀佛太慈悲,太有威神力了。从这里我们也感觉到修净土法门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怀...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现! 我再说明一次:我们这次讲解这部...
现前相
【阿毗达磨辞典】
何等现前相?谓正处无常由因随逐今受无常故。
上篇:五怖罪怨能寂静者 | 下篇:喜觉支 |
(人名)摩诃迦旃延之新称。...
今辩
非数缘尽
天眼耳
菩萨戒本(Bodhisattva-pratimoksa)
善作忆念
波罗提毗叉
三世觉母
阙本经
五学处
三论
此世他世乐慧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至诚供养得生天道
大安法师: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
烧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吗
大安法师:忆佛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怀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碍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