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于三法印,再加上一切有为法皆苦之苦法印,称为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梵 udāna)。乃显示诸法真理之四...日本佛教特有之制度。又作僧阶。即依僧人之智德、年腊,以叙任阶位。天平宝字四年(760),以良辨奏请,始定四位十...何等相差别?谓蕴界处一一自相差别。...(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术语)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于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扶见思之习气,受三界之生,以度众生也。以...据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卷上,小乘之三宝即:(一)小乘佛宝,指如来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所示现之丈六紫金相。盖如...【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 p0314 瑜伽十四卷十七页云:已说五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六种。谓依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术语)声闻缘觉之圣者,各安住于所得之证果,不更进求胜道也。俱舍论二十三曰:住果者,乃至未起胜果道时但名住果...指根、境、识三事和合。唯识论说:根境识互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名数)长养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种:一、念食,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圣道之人,...(故事)四分戒本疏二上曰:律中龙珠鸟翅,一去不还。行宗记二上曰:鸟翅者,昔有比丘住林间,正患夜半众鸟悲鸣。佛...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临命终的时候天界现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净界法师答: 有...父亲端详着儿子手里拿着的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若有所思地对儿子说道:你发现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佛教在中国焕发了青春般...
导读: 释体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项城人,1924年4月出生。16岁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
一个老总问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属,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下属给出了三个答案: 下属说从桥上过,老总摇摇头说...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许多盲者。一日,盲者会集在一处商议道:诸位!我们到森林中去...
佛来到这个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法性真如海。这个法性真如海无有边际,五乘...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
非离法
【法相辞典】
【非离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十三页云:非离法云何?谓除欲界系善戒,诸余欲界系法;除色无色界系出离远离所生善定,诸余色无色界系法;及虚空,非择灭。
上篇:非定法 | 下篇:非鄙爱 |
即判别解释佛陀一生所说教法之相状差别。略作教相、判教、教判、教摄。即依教说之形式、方法、顺序、内容、意义等,...
四法印
僧位
相差别
十虑
誓扶习生
小乘三宝
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
住果
三和
五食
鸟翅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江西青原山,有位降虎伏蟒的大修行人

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
盲人除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