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十七页云:已说五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六种。谓依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为令堕在我及有情命者见等众生,趣入无我故。谓我所依事差别,境界事差别,自性事差别,受用因事差别,受用事差别,随说事差别,作用事差别,希望事差别。于如是等事差别中,未善纯熟修观行者,便谓有我,依眼等根,于色等境,由触及受,种种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种、如是姓、如是食等。于自于他,随起言说。造作一切法非法行。于可爱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于非爱事,悕望不合、不住、损减。若于如是事差别中,已善纯熟修观行者;尔时妄计,皆不得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三重之曼荼罗,从中胎八叶之大悲而生,故有此称。大日经一曰: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悲生曼荼罗。...【愧】 p1247 显扬一卷五页云:愧者:谓依世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断无愧障为业。如前乃至增长愧为业。如经说:愧于...(1355~1450)明代临济宗僧。苏州(江苏)常熟人,俗姓钱。号海舟。出家于破山,研习楞严经,诵至(卍续三八·四九...(人名)优填王也。西域记五曰: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也。...【劳睡】 p1187 瑜伽二十四卷十四页云:复如有一、于其热分极炎暑时,或为热逼,或为劬劳,便生疲倦;非时惛寐,乐...于法华经前十四品中,对昔所言之三乘权教开三显一、开权显实,此时所明示之一乘实教,称为迹门开显。权者方便,实者...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和与事和,理和是证择灭,就是大家一同修证此共同选择的寂灭的道理,事和共...(术语)香光庄严之略。【又】(菩萨)维摩诘经曰: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楞严经曰:香严童子白佛言:见诸比丘,烧沈...止,谓止息妄念,或停止于谛理而不动;观,谓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或观智通达,契会真如。舍,梵语 upek...又作十四变化、十四化心。指小乘得神境智证通后所引发之能变化心,计有十四种。即:依初静虑有二:欲界之能变化心及...【业杂染】 p1218 瑜伽八卷八页云:当知业杂染、由自性故,分别故,因故,位故,门故,上品故,颠倒故,差别故,过...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叫瓦家店。在这个村中有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人称钱员外。在他...
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 盖因不得直捷下手处,只在从前闻见知解言语上...明朝衢州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即登进士,被选为江府节推。亲友、同窗都羡慕他少年得志,既有才华,貌又俊伟,...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为一个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止呼吸。 远离故乡20余年,稍早前,扶贫的原因,顺便回了故乡...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现代的生活方式。不了解这里面造作的罪业有多深重,对自己、对...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你不要恃仗自己是富豪,而欺负那些穷困的老百姓。你一个人成为富豪,另一批人成为穷困者,各有...
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
【法相辞典】
【六相宣说八种有情事差别】 p0314
上篇:六波罗蜜多相由六种最胜 | 下篇:六随烦恼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
(故事)优多罗比丘常离人中,而在冢间思味法乐,为佛弟子中第一位。增一阿含三曰:常乐冢间,不处人中,所谓优多罗...
悲生曼荼罗
愧
普慈
出爱王
劳睡
迹门开显
六和敬
香严
止观舍
十四变化心
业杂染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

修悟的下手处
贪好女色 亡身减寿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推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