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因明学与宗义相异之品类曰异品,即用于异喻者。入正理论曰:异品者。谓于是处。无其所立。...(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佛名)维摩经云:东方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其师子座,高四万八千由旬。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一)谓二种修行,即自利行与化他行。 (二)谓烦恼、所知二障之现行,华严经卷十二(大一○·五七下):“妙悟皆满,...指我与物,亦即人、法,人、境。物,即客观之境;我,即主观之人。宋朝延寿冲玄(904~975)之注心赋卷三:“夫大乘...(748~834)唐代僧。郑州新郑(河南开封新郑)人,俗姓王。十岁,受业于大隗山大慧,苦节笃励,勤勉奋发。大历七年...为法华经所说之火宅喻故事。据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火宅中之诸子,出宅外向长者求车;藉以比喻众生厌离生死,而愿求...(术语)无明无始,故生死亦无始也。...指佛陀拈华示众,迦叶尊者因了悟而破颜微笑之典故。全称拈华瞬目破颜微笑。又作拈花微笑。后世引申为默然两心相通之...(术语)自教迹者,即是法佛自证之教,即秘密平等教也。为于此中诸为修行者皆悉不空。不空是不唐捐义,随彼力能皆向...又作量决定论。为因明七论之一。印度法称著。共分三品,即:现量品、为自比量品、为他比量品。本书阐述此三种量之性...(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国人都知道两句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个说的就是庐山胜境。 确实有个峰叫...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若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出家受具足戒后,行脚遍参善...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
或问蕅益子曰:参禅、教观与念佛法门,同耶?异耶? 答曰:同异皆戏论也,即亦同亦异、非同非异亦戏论也。以三种法...
塔的历史典故 佛塔,梵文译名是窣堵婆(STUPA),略译作塔婆、浮图、佛塔等,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圆冢、塔庙等,...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一处名叫猕猴室的石窟中。当时有一位鲁醯遮婆罗门,非常恭敬...
谦卑比山高比海深,无所不容。傲慢比麦芒尖比针孔细,无所不入。 出生五十多载以来,我深知,消业的重要性。业有善...
沉心及策心
【法相辞典】
【沉心及策心】 p0708 俱舍论二十六卷六页云:沉心者:谓染心。此与懈怠相应起故。策心者:谓善心。此与正勤相应起故。
上篇:沉相 | 下篇:位 |
【三十三天】 p0193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三十三天、谓此山顶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此数。 二解 俱舍...
异品
五不正食
灯王
二行
物我
普愿
求车
无始生死
拈华微笑
自教迹不空悉地乐欲一切菩萨母明妃
定量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不要攀缘,要远离名利,老实念佛
把门关好

参禅与念佛法门是异是同

造佛塔与绕塔的功德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