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书名)二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尼之根本大律藏也。梵Bhikṣuṇi-vinaya。...【心所离心有别自体】 p0356 成唯识论七卷五页云:如是六位诸心所法,为离心体有别自性?为卽是心分位差别?设尔;...【五种教诫】 p0262 瑜伽三十八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教诫?当知教诫、略有五种。一者、遮止有罪现行。二者、开许无罪...北朝游方僧。生卒年不详。陇西(甘肃陇西西北)人。少住于高昌,与同道二十九人赴印礼拜忧长国东北之牛头栴檀弥勒像...又作身器清净三因。指清净身心之三种因。即:(一)身心远离,身不近恶友,心不起恶念。(二)喜足少欲,又称少欲知足。...(流派)Mahāsaṁgha,译曰大众。结集二部之一。又律藏五部之一。...亦名:有场大界竖三重标相 子题:三重标相、戒场外相自然界内标、自然界外大界内相标、大界外相标、戒场、戒坛 行事...(术语)Sattva Rajas Tamas,数论二十五谛中自性谛之三德。萨埵为勇健之义。剌阇为尘坌之义。答摩为闇钝之义。自...梵名 Durdharsa-dvārapāla。居于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及外金刚部院西方之门二守护之一。又作难持、难胜、对护门、奉...(杂语)于穷民乞儿施米钱也。...【闻说正法而不往听戒】 p1265 瑜伽四十一卷十四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憍慢所制...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在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害命的案子。 那个犯人供称,居住在离城大约有三十里之处,平...
一个开悟的圣人他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为什么?他活在自己的清净世界里面,所以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娑婆世界,他就...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慧广法师答: 能遵循因果规律,努力放下自己,全心成就别...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众,发心长养父母之慧命,是为大孝。孝养父母,有其道理,应该...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奥运转播,在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位俄国选手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在他的隔壁泳道是位日本选手。抵达...
大方向我们在学习净土的时候,你要分成两块,第一个你要好乐净土;第二个你要尊重名号。 好乐净土在《弥陀要解》分...
赤泥僧伽蓝
【法相辞典】
【赤泥僧伽蓝】 p0698 西域记十卷九页云:大城侧、有络多未知僧伽蓝,(唐言赤泥)庭宇显敞,台阁崇峻。国中高才达学、聪敏有闻者、咸集其中。警诫相成,琢磨道德。初此国未信佛法时,南印度有一外道,腹锢铜鍱,首戴明炬,杖策高步,来入此城。振击论鼓,求欲论义。或者问曰:首腹何异?曰:吾学艺多能,恐腹折裂;悲诸愚暗,所以持照。时经旬日,人无问者。询访髦彦,莫有其人。王曰:合境之内,岂无明哲。客难不酬,为国深耻。宜更营求,访诸幽隐。或曰:大林中有异人,其自称曰沙门,强学是务。今屏居幽寂久矣。于此非夫体法合德何能若此者呼。王闻之;躬往请焉。沙门对曰:我南印度人也。客游止此,学业肤浅,恐非所闻。敢承来旨,不复固辞。论义无负,请建伽蓝。招集僧徒,光赞佛法。王曰:敬闻;不敢忘德。沙门受请,往赴论场。外道于是诵其宗致,三万余言。其义远,其文约。包含名相,网罗视听。沙门一闻究竟,词义无谬。以数百言、辩而释之。因问宗致,外道词穷理屈,杜口不酬。既折其名,负耻而退。王深敬德,建此伽蓝。自时厥后,方弘法教。
上篇:赤遍处 | 下篇:言 |
诠说空理之教。华严宗所立五教之中,第二为大乘始教,此始教复分“空始教”与“相始教”二门。依般若、三论等经论,...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那耶
心所离心有别自体
五种教诫
法盛
三净因
摩诃僧祇
摄僧有场大界竖三重标相
萨埵剌阇答摩
不可越守护
非人施行
闻说正法而不往听戒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金刚经感应录:金刚神护持诵经人

开悟的人,就拥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心中有挂碍,要变第一也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