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以竹苇作之。以物包一头,坐禅有昏睡者。则以软头突之。十诵律曰:若故睡不止。佛言:听用禅杖。取禅杖时应...(974~1020)北宋浦城(福建建瓯)人。字大年。少时以文章名世,太宗尝召入面试,叹为神童。真宗时,历任翰林学士...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汝非二形耶?谓此身中具有男女根,正乖道器。”(随机羯磨卷上·二三·一一)...【四三摩地】 p0441 瑜伽二十九卷五页云:从此复修四三摩地。谓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当知由欲...(杂语)谓自夸也。...即理入与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等四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载菩提达摩略辨大乘...【为希求】 p1176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为希求者:显示取着与利爱故。...(术语)别时修行之念佛,以定心见佛为目的。为欲三昧发得,于此世拜佛身,故定二七日,三七日,或九十日等期限,入...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心为等无间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为等无间法云何?谓心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若已生,若正生;及无想定...(名数)父母妻子兄弟也。无量寿经下曰:六亲眷属。行事钞二之二曰: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同资持记曰:六亲...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等经典,以及持咒,与念佛号是否冲突?该如何...有一个人捡到一只小鸟,就将这只小鸟带回家里,给他的孩子玩耍,孩子将小鸟放在家里与小鸡一块饲养。慢慢地,小鸟长...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们两个是汉贼不两立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
居家处世,见人有不如法,既无威德,足资制服,又不善劝谕,使令感悟,只好忍耐随任,忆念观音,以祈慈佑得乎,并恳...香的好坏,不仅影响我们的供养,也影响人体健康。要辨识香的好坏,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1、外观上必须表面匀称,未染色...
禅人以持明(持咒)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 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归...问: 我非常用心栽培我的儿女,可是儿女偏偏都很坏,不孝顺、不听话。为什么我会生个不孝顺的孩子? 妙莲老和尚答:...
有道友问:如何参念佛是谁? 这是话头!你问念佛是谁?参啊!到底是谁?谁在念?嘴巴在念,嘴巴还在,气没有了。这...
戒修二类所感果
【法相辞典】
【戒修二类所感果】 p0694 俱舍论十八卷十七页云:前辩施福能招大富。戒修二类、所感云何?颂曰:戒修胜、如次,感生天解脱。论曰:戒感生天,修感解脱。胜言、为显就胜为言。谓施、亦能感生天果;就胜说戒。持戒、亦能感离系果;就胜说修。
上篇:戒自性及差别 | 下篇:戒蕴略义有三种相 |
【胜解自在】 p1104 世亲释九卷十五页云: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令诸法、皆随心转,随逐胜解。如所胜解...
禅杖
杨亿
二形
四三摩地
卖弄
二入四行
为希求
定心别时念佛
业识
心为等无间法
六亲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边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居家处世如何对待不如法的人
如何辨识香的好坏

憨山大师开示持咒之方法
为什么会生不孝顺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