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凡夫的识。凡夫有业,所以智就变成了识,圣人没有业,所以识就转成了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四寻思观】 此是唯识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观法。四寻思观,是名、义、自性、差别四种。名是能诠的名言,义是...(杂语)净佛国土者,维摩经佛国品所谓若菩萨愿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土即菩萨成佛时感得之国土...【缘无缘法】 p1301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云何缘无缘法?答:五识身,幷相应法,若意识,幷相应法,缘色无为心...(术语)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净妙者。就极乐之境界言之。观无量寿经曰:彼国土极妙乐事。往生要集上末明极乐之十乐,中...(真言)常称曰苏婆你苏婆(降三世)吽(破坏)缚曰罗(金刚)吽发吒(破坏)而本轨则为你苏婆(降三世)缚曰罗(金...(术语)乐求妙法也。无量寿经下曰:爱法乐法。...禅林伽蓝、土地守护神之一。为从属于土地神之神名,掌簿录,判定好恶。此神之由来,可能系由阎罗王记识名籍之说,或...上等的根器,指根性很敏锐的人。...(术语)植于宿世之业因也,通于善恶。华严经七十五曰:宿因无失坏。求法高僧传下曰:宿因感会,今果现前。...子题:处室、未归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十八童女者,处室未归也。” 济缘记释云:“ 处室 谓室女, 未归 即未...负责领导、维持寺院诸事之职僧。据义楚六帖卷六师徒教戒部载,纲维即指寺主、上座、维那,余者但名知事。依此,五代...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在拼命追求名利和权位,怎么说也是白费的。只有在名利、权势上...
一日,临济禅师跟随老师黄檗禅师一同下田工作。临济禅师走在黄檗禅师的后面,黄檗禅师回头一看,发现临济禅师空着手...
疠疾获瘳 齐代高僧僧远法师,常住梁州薛寺。法师平日不修细行,跟俗人往来密切,饮食荤素。 一天,忽然梦到神人咬牙...古时候,伊拉克有位国王,叫阿尔马蒙,他有匹千里马。一次,一个叫奥玛的商人路过巴格达,他看到阿尔马蒙的马,羡慕...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块,跟净土宗非常类似,都是一种带业往生的概念。就是业力我不...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佛家认为,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人人皆具佛性,人人...
我们知道积聚福德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积聚福德资粮的话,我们想要得到的成就几乎是不可能,就像从砂不...
在我们的修学当中,拜忏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我们在修行当中,除了我们念佛以外,为什么要拜忏呢?这当中有两层意思...
业识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业系 | 下篇:业果 |
(一)指寺院中统领僧众,职掌事务之三项僧职。纲,意谓以有德之僧立纲纪,提挈僧众。即:(一)上座(梵 sthavira),...
四寻思观
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缘无缘法
五妙
降三世真言
乐法
掌簿判官
上根
宿因
十八童女
纲维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抢不走

三则高僧感应事迹
盗马贼的醒悟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及时为心灵沐浴和洗涤

积聚福德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