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植于宿世之业因也,通于善恶。华严经七十五曰:“宿因无失坏。”求法高僧传下曰:“宿因感会,今果现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何故施】 p0706 瑜伽二十五卷十七页云:何故施者:或慈悲故而行惠施。谓于有苦。或知恩故而行惠施。谓于有恩...(界名)Śubhakṛtsnā,天名,译曰遍净。是色界第三禅中之第三天。见玄应音义三。...梵语 vipāka-phala。指由“异熟因”所招感之果报。又作报果。五果之一。俱舍宗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谓寺院虽为三宝之住所,然尸骸葬此亦无咎失。道宣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四(大四○·一四五下):“高僧传中...(杂名)奉于神佛之钱。俗曰散钱,参钱。...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壬生大念佛。系日本京都壬生寺举行之无言剧。本为正行之念佛(融通念佛),后来于正行之外创立乱...【留寿】 p0944 发智论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苾刍留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于僧众、若别...(饮食)Pacabhojanīya,旧曰半者蒲阇尼。译言五啖食,五正食。寄归传一曰:半者蒲膳尼,应译为五啖食,旧云五正,...【五种大师功德】 p0275 瑜伽七十卷十页云: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略有五种大师功德。若有大师具成就者;便能映蔽...(1824~1907)清代僧。福建归化人,俗姓冯。名地华,别号云池。年二十一礼鼓山量公和尚出家。咸丰四年(1854)任鼓...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二谓,火、刀、血三途配瞋、贪、痴三毒。即:(一)火途对瞋忿,众生若无慈悲心,常怀瞋忿,则将感生...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意外去世,我很伤心。佛教不能自杀,我该怎么办?我经常以泪...「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会因聚缘而来。将一件物品分解、分析到最后,只是地、水、火、风等基本元素的组...《地藏经》多数都讲事,没有讲理,没有讲性空,不是空,在事上讲。因此地藏菩萨在教化一切众生,在《地藏经》地狱的...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在没有什么讲头;在你们还以为不十分要听;因为各人的心行上差...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是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个神话人物。作为迦毗罗卫国的一位太子,...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种观想的方法,称为四念处,分别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与观法无我。这些基本的观想...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可或分的事一样,其实,棒喝只是禅宗宗师们教授法运用的一种,...
宿因
【佛学大辞典】
上篇:宿世因缘周 | 下篇:宿作 |
亦名:标宗显德篇 子题:宗体行相、标宗、显德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标宗显德篇第一。初出宗体,后引文成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