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离间语戒释名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二边传言,故为两舌。此本翻译,颇是质陋;故今现翻云离间语,斯为得矣...(术语)指方者指定西方也,立相者建立弥陀之相好也。是为观经一部之说相。圣道门之诸家以之为对于一往劣机之方便说...禅林用语。意谓禅僧因执著于佛法之修行,而未能超越至豁达自在之境界。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大四七·九九一下):“从...(术语)兼摄物而不漏也。无量寿经下曰: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比丘欲成受戒、说戒等僧事者,因有他事以致无法出席时,则将自己赞同而随意其事之希望,嘱托其他比丘于僧众中陈说之...【变化身】 系佛三身或四身之一。又作化身,亦称变易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中的应身,为应身的分身化佛,系依...(菩萨)Haya,马头观音之梵语。演密钞九曰:何耶是略梵语,正云贺演屹哩嚩,此云马头。...【受支差别】 p0728 瑜伽九卷二十页云:乐受云何?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所生适悦受受所摄。苦受云何?谓顺苦二为...禅宗之传说。谓释迦牟尼佛于三处传心于大迦叶:一于灵山之拈花微笑,二于多子塔分半座,三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 ...【反诘记问】 p0388 集异门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应反诘记问?答:若有问言;为我记说法。得此问时,应反诘记。法有...全一卷。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之略称。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为佛在给孤独园为金刚手菩萨所说,始述受...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生活的环境 中国人说怎样做事会顺利,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命 你知道什么是命吗?为什么你有一...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念的相状,不是说你眼睛不要看,不是这个意思,你只能够看第一...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切杂念,用功精进,观照自己的本性自心。出家人正在全神贯注,...
清觉禅寺的心明禅师,悟性很高,感应灵敏,对禅对世间万象有另一种觉察和体悟。他脸上的微笑,如轻风拂面,带一种详...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头脑、学问、智慧还算比较自信。聪明人当然愿...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对中国几...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很久以前,天帝释提桓因率领天众与阿修罗作战。释提桓因告诉阿修罗...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是不是也应该要发愿呢?看第二段。 (...
别境五所五受相应
【法相辞典】
【别境五所五受相应】 p0689 成唯识论五卷二十二页云:此别境五、何受相应?一切五受相应。论说忧根于无上法思慕愁戚求欲证故。纯受苦处,希求解脱。意有苦根,前已说故。论说贪爱,忧苦相应。此贪爱俱,必有欲故。苦根既有意识相应;审决等四,苦俱何咎。又五识俱亦有微细印境等四。义如前说。由斯欲等、五受相应。
上篇:别执一蕴为我我所 | 下篇:别境心所起一或多 |
(杂语)葬送之当日也。见象器笺三。...
两舌语戒释名
指方立相
把本修行
该罗
说欲
变化身
何耶
受支差别
三处传心
反诘记问
八名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身为苦本

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
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释提桓因的忍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