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二无我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法无我。言无我者,略有二种: 一、补特伽罗无我 补特伽罗,此云有情。有情无我,即...系由道服改作而成之法衣,为日本佛教所用。其形制,黑色而袖小,腰下不作褶,袖口下方与两胁下安置纽带子。冬天可采...梵语 nyasīdat-paryavkam ābhujya。坐法之一。又作结加趺坐、结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结坐。...【净行所缘有五种】 p1003 集论七卷三页云:净行所缘,复有五种。谓多贪行者、缘不净境;多瞋行者、缘修慈境;多痴...【地事变异无常之性】 p0616 瑜伽三十四卷八页云:云何观察地事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此地方所、先未造立道场...又称咒、神咒、密咒、禁咒。能显神验御龙缚鬼之语,与印度之陀罗尼类似,故可视之为同义语。例如大悲咒又可称为大悲...修行念佛之人,称为念佛行者。通常皆指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为修行法门之人,或泛称一般之净土行者。 p3...(名数)图画普门品所说三十三身为三十三观音。其典据不明。三十三观音者: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术语)破邪计邪执者,为直显正道正见也。是为三论宗之眼目。该宗破八迷,即以八不直显中道也。是为三论一宗之纲要...全一卷。宋朝施护译。全称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虽举持明藏中之八大总持,然亦兼举心咒,...乃古代印度之长度单位。相当于一麦之大,即一丁点儿长度之意。俱舍论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中):“七虱为穬麦,七麦...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瞋心、慢心更重。印光...
我等众生骄慢、刚愎自用、愚痴颠倒还自以为是。佛陀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来调伏(调柔降伏)之。 佛陀讲经说法,谈因果...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之请,前往接受三个月的供养。然而,供养当天,阿只达被魔乱心...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母恩。父母生我们、养我们,然后我们出家了,对他们一点贡献没...
果报大体有三种,分别为异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 异熟果 所谓异熟,有三层含义:一是异时而熟,即因和果的时间不同...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佛告宝女:有三十二事,以是因缘,为作障碍。何等三十二?...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巨匠,因一生化业非凡,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等三位...
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元安寺洛浦禅师。洛浦禅师虽收他做了入室弟子,但却安排他去当园头,...
变化身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变化身】系佛三身或四身之一。又作化身,亦称变易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中的应身,为应身的分身化佛,系依应身所化现之佛形。诸佛为欲利益安乐地前菩萨、二乘及六趣等众生,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令彼脱离恶趣,出离三界,而入于初地。见《成唯识论》卷十。
上篇:变化土 | 下篇:变易生死 |
位于浙江杭州西湖畔。又称武林山、灵苑、仙居。为我国佛教五山之一。据寰宇记载,许由、葛洪等名士皆曾隐居于此山之...
破惑(二)
布袍
结跏趺坐
净行所缘有五种
地事变异无常之性
真言密语
念佛行者
三十三观音
破邪即显正
八大总持王经
一麦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佛陀让众生知苦乐法,走解脱之路
佛的马麦之报

凡是信佛的人,灾害面前多数都是安全的

十种不善业的果报差别
障碍大乘的32种因缘与速得成就菩提的32种因缘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