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1185~1231)宋代北边金国之佛教学者。弘州襄阴(河北阳原)人。名纯甫,字之纯,以号行世。举经义进士,官尚书右...义无碍解者,谓于诸相及意趣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相者,谓诸法自相共相。意趣者,谓别义等,若于此中通...亦名:心念受舍三衣法、袈裟心念受舍法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心念受舍衣法。五分云,独住比丘三衣中须有换易者...凡二卷。全称本如实性禅师景川和尚语录。又作景川录、大龟录。日本临济宗僧景川宗隆(1425~1500)撰,古文校正,日...子题:作法界意在羯磨、安居随处不加结界、结界为行羯磨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由安居之法,不专作法界中。结界本...(杂语)箭可达之距离也。法华义疏曰:一箭道者二里也。...(仪式)转读大藏经也。转藏与看藏不同,看者,每行阅过,自首彻尾。转者唯读每卷之初中后数行而已。...全一卷。又称金刚般若经鸠异。唐代段成式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所谓“鸠异”,即汇集遗逸异说者。全书收录唐代...现量、比量、圣教量之三量,加譬喻量,称为四量。譬喻量,即以譬喻方式显示教法,如谓“人生之无常,犹如水泡之无常...梵语 anāsravah。“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瞋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六相遍摄一切邪行】 p031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二页云: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略由六相、当知遍摄一切邪行。一者、...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食结构上强调平衡,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间的互补,坚持杂食...近来,网上流行杀人、偷菜的游戏,人们就虚拟网络游戏中杀人、偷窃等行为是否存在罪业和果报?这个问题掀起了一番争...
澄观法师(清凉国师),讳澄观,字大休,唐朝越州会稽夏侯氏人。这位法师身高九尺,有九尺那么高,眼睛呢,有重瞳,重...
问: 请师父开示,如果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从事杀生的行业,如何化解罪恶?如何为被杀的生灵超脱?南无阿弥陀佛...
提起佛教,不少人马上会联想到寺院里、银幕上圆领方袍的法师、比丘尼的形象。的确,佛教徒虽分出家、在家二众,但以...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地以后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么当然初地还有微细的妄想,在唯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事情本来就很平常,无需计较是非黑白,看开了就是快乐。 有一...
沙门庄严
【法相辞典】
【沙门庄严】 p0680 瑜伽二十五卷十七页云:云何名为沙门庄严:谓如有一、具足正信,无有谄曲,少诸疾病,性勤精进,成就妙慧,少欲、喜足、易养、易满、具足成就杜多功德,端严、知量、具足成就贤善士法,具足成就聪慧者相,堪忍、柔和、为性贤善。如彼卷十七页至二十四页广释。
上篇:沙门义 | 下篇:沙弥伽蓝 |
【烦恼障种断之渐顿】 p1196 成唯识论十卷一页云:第七识俱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时,一剎那中,三界顿断。所知...
李屏山
义无碍解
三衣心念受舍法
景川和尚语录
安居不专作法界
箭道
转藏
金刚经鸠异
四量
无漏
六相遍摄一切邪行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行愿法师《虚拟犯罪不可为 自净其意利社会》

七个皇帝的国师--澄观法师

不得不从事杀生行业,该如何化解罪业

如法的出家方式及出家功德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