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授戒时之仪式作法。大、小二乘所制不同。(一)小乘戒仪,据弥沙塞羯磨本之说,正授戒中,具有九法,即:请和尚法、...【婆陀】 秦言缚。大品婆字门,诸法婆字门离故。论曰:即知一切法无缚无解。华严唱婆(蒲我切)字门,名金刚场...【五教十理】 唯识宗为证明第八阿赖耶识的存在,举出五种教证及十种理证。大乘佛教主张有第八阿赖耶识,而一切小乘...(经名)一卷,失译。锡杖为得道梯橙之意,此所说与律制之锡杖异。...(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怀感谓之无诸不善愿,静照谓之不闻恶名愿。谓至极乐者,不使有不善名之愿也...禅林用语。指草率之语、容易之语。谓宗门之要义,非言谈可道尽,故不可以轻率之言语论断之;而学人亦须脚踏实地,亲...南宋人。字材甫。高宗时,以词章邀宠,任均州防御使,官至两浙西路副都总管、知阁。精励念佛,期生净土,晚年于住宅...天台宗二十五方便五科之第三。即摒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盖。盖,即盖覆之意,为烦恼之别名。此五种烦恼...(术语)玄妙之道路。谓真理也。阿毗达磨心论慧远序曰:于三观则观玄路之可游。不应拜俗等事五谢祐书曰:凝心玄路,...(仪式)法会时导师诵法文为施主祈愿福利,是云咒愿。愿文者施主自述愿事,故与咒愿异。...指不起任何心念之境界。此超越念虑之境界即为佛境。华严经疏卷二(大三五·五一二中):“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佛在楞严经中指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纯想即飞(生天),纯情即堕,情多想少要堕入三恶道,而人道则是处在情想均等的...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修持,只一五教大同四字,即可知其底里。外道皆仗幻术以欺世欺...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却是没有福的人。我们现在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是独居老人、或是与家人同住的老人,在面对自己体能的逐渐老化...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佛。 前面我们知道这个定茂是专门念准提咒的,现在可能经过这...
经过一整个夏日高温煎熬,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也就是说不同的季节应该遵循...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通,上不了学。我念佛、念《地藏经》、念《大悲咒》、参加佛七...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
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
【法相辞典】
【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 p0669 瑜伽四十四卷七页云:当知菩萨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一者、住戒。于诸菩萨律仪戒中,妙善安住;无缺,无穿。二者、多闻。觉慧成就。三者、具证。得修所成随一胜善;逮奢摩他、毗钵舍那。四者、哀愍。内具慈悲,能舍自己现法乐住;精勤无怠,饶益于他。五者、无畏。为他宣说正法教时,非由恐怖,忘失念辩。六者、堪忍。于他轻笑调弄鄙言违拒等事,非爱言语、种种恶行,皆悉能忍。七者、无倦。其力充强,能多思择。处在四众说正法时,言无謇涩,心不疲厌。八者、善辞。语具圆满,不坏法性,言辞辩了。
上篇: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 | 下篇:成就六法必不能得远尘离垢 |
【诸大种有二种】 p1350 瑜伽六十六卷十一页云:又诸大种,略有二种。一、唯界所摄,二、能作自业。唯界所摄者:谓...
戒仪
婆陀
五教十理
得道梯橙锡杖经
不闻恶名愿
取次语
张抡
弃五盖
玄路
法会咒愿
一念不生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情重是堕三恶道之因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舍咒来念佛

立秋后应常吃的食物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