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妙观察智所缘】 p0701 佛地经论三卷七页云:妙观察智相应心品,普观一切自相共相,皆无障碍。故缘一切所知境...指如来之十种智力及四种无所畏。法华经方便品(大九·五下):“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无明支】 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无明是迷昧、是不觉、是无所其明的意思。换句话说,明是智慧,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是...(杂语)Samaya,慧琳音义三十九曰:縒么野,古云三昧耶。...(杂语)译曰合十指。即叉十也。见梵语杂名。...即指僧人。髡,去发之意。佛教自教祖释迦牟尼自身开始,凡欲出家,皆须剃除须发,象征誓愿断除一切烦恼与习气等障难...三种清净的肉,即 一、不见,我眼不见它被杀时的情景; 二、不闻,我耳不听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 三、...【十种能作】 p0109 辩中边论上卷十二页云:十能作者:一、生起能作。如眼等,于眼识等。二、安住能作。如四食,于...【末陀】 p0520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言末陀者,谓葡萄酒;或卽窣罗迷丽邪酒。饮已令醉,总名末陀。...四分律藏云饮酒十过: 一、颜色恶 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 谓饮酒之人,...【福业】 p1281 瑜伽九卷七页云:福业者:谓感善趣异熟、及顺五趣受、善业。 二解 集论五卷四页云:何等福业?谓欲...(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其一说,临终必须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说,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持...人是群体的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除非你想成为与世界隔绝的人,把自己关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不想和任何人接触,也...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是三界里面的浪子,这个世界...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县城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会唱大戏。村里、县里大家拿...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大妄语。 大妄语若未证四果,妄言已证;未得四禅,妄言已得;...一切菩萨成佛,他的依据就是众生。没有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佛。所以佛菩萨跟众生的关系太密切了。普贤菩萨行愿品恒...
住胜义律仪
【法相辞典】
【住胜义律仪】 p0663 瑜伽八十卷十三页云:复次云何住胜义律仪?谓所成就出世间,一切烦恼不相应,能对治三界,尸罗。又于四种住律仪中诸戏论法,现所可得。若能寂静彼相;当知是名无漏尸罗。云何名为诸戏论法?谓于初住律仪中,我执可得;若我所执。若作毁犯;若不作彼。若故思所作加行;若非彼加行。若正知而行;若彼不行。若失念而行;若彼不行。于第二住律仪中,萨迦耶见品粗重随行,若名可得,若色可得,若当来生相,若今时无相,若缠寂静,若随眠故彼不寂静,若补特伽罗无我执,若补特伽罗执弃舍,若即于彼补特伽罗无我执中所执性,若非所执性,若由此故,于色等中,有情执,若彼假设赞善执,若能假设心语假设赞善执。于第三住律仪中,若生上故,世间,若舍下故,非世间,若三摩地依止,若诸欲依止,若恃举自尸罗,若轻懱他尸罗。于第四住律仪中,若计我尸罗清净,若由自性差别分别故,分别尸罗。如是等诸戏论法,于无漏戒中,皆悉寂静。又即与此义相应,依清净三学,应知所说伽他。当知为令福德资粮,尘垢微薄,摄受善士,无失坏故。智能资粮,于甚深处,起胜解故。由二因缘,入如来教。一者、由法住智,深了别故。二者、由真实智,善决定故。
上篇:住世俗律仪 | 下篇:住摄善法戒 |
(菩萨)Nīlavajra,译曰青金刚。圆觉经曰:尼蓝婆金刚。...
妙观察智所缘
力无所畏
无明支
縒么野
沙禅里
髡人
三净肉
十种能作
末陀
饮酒十过
福业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圣严法师《沟通的方法》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习惯绑住了大象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