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唯识论云:云何四智相应心品。 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术语)三世之一。三世有二种:一刹那之三世,二果报之三世。依刹那之三世则以生相为未来世,以灭相为过去世,以住...【无明不以不如理作意为因】 p1099 瑜伽十卷六页云:问:若说无明以不如理作意为因;何因缘故,于缘起教中、不先说...(术语)阿练若之略。又曰阿兰若。...(杂名)贫困乞物于人者。丐亦乞也。无量寿经下曰:乞丐孤独。...1、恶业所感之猛风,指劫末所起的大风灾及地狱所吹的风。 2、(喻)业力如风,吹诸众生,轮回三界。...谓置于诸经典之首“如是我闻”等语有五事。龙树于大智度论卷二中广述六事成就,即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指出自阿育王传卷七所载“沙弥入瓶”之传说故事。昔有阿育王,见有位七岁沙弥将至屏处,乃向其作礼,并告沙弥(大五...(名数)一神通奇特。佛世尊妙应群机而现大神变不思议,使一切众生及诸邪魔外道咸归正化也。二慧心奇特。佛之智慧,...乃六道图之一,为日本佛教绘卷。有益田家一卷(词绘各七段)、文化财保护委员会一卷(词五段、绘七段)、国立博物馆...乃由弥陀愿心所生之众生世间清净庄严。此系天亲净土论所示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菩萨四种功德庄严之一。净土论(大二...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原文】 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十方佛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弥陀佛耶? 答:凡夫无智,...大势至菩萨说:十方诸佛怜念我们众生,就像母亲在想念子女一样。你看佛有多慈悲。所以学人常跟你们说佛看我们就好像...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想法、一个感受,有快乐、痛苦的感受;由这...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师净土诗八首。曰欣。曰厌。曰信。曰愿。曰行。曰专。曰久。曰...
那时六祖惠能还是以白衣的身份,在五祖弘忍大师的座下听弘忍大师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经文的...结婚很快乐吗? 我曾经看过一位子宫颈癌的病人,她最初来看病的时候,都穿得很漂亮,擦口红,甚至手上、脚上涂着很...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正使用五百具犁辛勤的工作。他遥见佛陀容止可...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心即是身,身心相互连结,两者无法分开,因此,愤怒不仅仅只...
无明支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无明支】十二因缘的第一支。无明是迷昧、是不觉、是无所其明的意思。换句话说,明是智慧,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是愚痴,也就是由烦恼而起的惑。《分别缘起经》曰:‘如是无明,隐覆真实,显现虚妄,以为形相。’若以现代观念诠释无明,可以说:明、是觉、是智慧。而无明是明之反,是不觉、无智慧,也就是愚痴、是迷昧不明。换句话说,无明就是迷昧颠倒。也就是我人烦恼不安的根本原因。我人的烦恼,来自贪婪、嗔恚、自私、执著,由于我们愚昧不明,所以终日在烦恼不安中讨生活。由于无明,使我们内而不了解自己,外而不认识环境。得意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失意时怨天尤人,全不反省。我们不必说出世间法的智慧,即以世俗世间来说,立身处世,要有自知之明,也要有知人之明。如对事有先见之明,更可以趋吉避凶,减少烦恼。然而,我们徒以‘世智辩聪’为‘明’,又有几个人是以‘正觉’为明呢?所以,无明、正是世俗世界的最后本质。
上篇:无明 | 下篇:无所有处定 |
梵语 sendriya-kāya。即指人之身体。全称有色根身。色,乃物质之意,即有形状之物。根,即眼、耳、鼻、舌、身五根...
四智(三)
现在世
无明不以不如理作意为因
练若
乞丐
业风
五事成就
入瓶
三种奇特
地狱草子
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为何偏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忆佛是把家人、工作都当作是佛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汝能返照,密在汝边
道证法师:结婚真的很快乐吗
耕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