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释八卷二十一页云:安立思择者:谓从此出,如所通达,为他宣说。是故说名安立思择。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掉慢无明】 p101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随顺欲贪,故说于掉。随顺色贪,故说为慢。顺无色贪,故名无明。...【触食】 p1449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二者、触食。触境为相。谓有漏触、纔取境时,摄受喜等,能为食事。此触虽与诸...(杂语)三国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开元八年)金刚智三藏率不空三藏至京师,敕居于慈恩寺。智传龙树之密教,所至...亦名:诸部别行篇 子题:学者不可专守一宗、二是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诸部别行篇第三十。(一、叙篇意)(一、博...指遇恶因缘而退第六正心住之王子。又作法财王子。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载,若不值遇善知识者,于一劫二劫...(名数)诸经论所说少异。法华经受记品曰: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无量寿经上就树说七宝:...(流派)依唯识论有二种:一为波罗门师之计。崇奉四吠陀论,谓其论之声,为诵诸法实义之梵王声,故是常住,他声不契...【欲邪行者相】 p0986 瑜伽八卷十页云:复次欲邪行者者:此是总句。于诸父母等所守护者:犹如父母,于己处女,为适...梵名 Avguli-mālya,巴利名 Avguli-māla。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鸯崛利摩罗、央掘摩罗。意译指鬘、指髻。原为室罗...(佛名)旧言毗摄罗。...梵名 Pippalī-guhā,巴利名 Pipalī-guhā 或 Pipphalī-guhā。乃位于中印度王舍城附近之石窟。又作宾波罗窟、卑...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1.不杀生是培养慈悲心的第一步。 2.人皆贪生怕死,将心比心,动物何尝不是? 3.素食减轻肠胃负担。 4.约束自己移转...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有一个人叫阳羡生,阳羡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他是阳羡这个地方...问: 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末学是修学密宗的,有几个问题想提请法师解惑。昨日听法师说...问: 是否身体上任何不适宜、病痛,如感冒、着凉等一丝丝微小的病痛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大安法师答: 这不一定。你...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迷则成害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
魔分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第一种魔称为烦恼魔,令修行人趋向于邪途,所以称作烦恼魔。第二种魔称为五...
安立思择
【法相辞典】
【安立思择】 p0625
上篇:安立种子 | 下篇:安立所学 |
(术语)小乘之证果。不调度他,独调度己,而解脱生死也。止观三上曰:若入无余,但有孤调解脱。辅行三之一曰:灰身...
掉慢无明
触食
开元三大士
行事钞诸部别行篇第三十
法才王子
七宝
声论师
欲邪行者相
鸯窭利摩罗
毗摄浮
毕钵罗窟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吃素的30个理由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大安法师:往生唯靠弥陀,而密宗要视师如佛,如何看待
病痛是否都是冤家债主所致

临终助念宜恳切念佛,切不可屡屡探之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