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卷一页云:复次云何菩萨于正行中安立所学?谓诸菩萨,具足法住,于依世俗谛道理所说不─了─义非─所─依声─闻─乘─相─应─经─典,已作依持,已作善巧;而复超度。于大乘相应甚深空性相应依世俗胜义谛道理所说了义可依经典,勤修学时;名为如理正勤修学。如是如理勤修学时,名正修行中道胜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坐像之一种。坐时两足垂下,或平行或交叉。另有丁子坐,则仅垂一足,另一足屈于股上,称为半跏像。 p4024...【慢使】 十使之一。慢惑能驱使人之身心,故称慢使。在十使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者,动念即...指善恶之业因网罗有情,致使沉没于生死轮回中,故以网比喻之。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五九上):“业网所拘,报...梵名 Pacavij?atisāhasrikā-prajāpāramitā。凡二十卷,或三十卷。西晋无罗叉(无叉罗)、竺叔兰等共译。收于大...巴利语 sabbe dhammā anattā。又作一切法无我。乃如来所说四法本末之第三法本末,亦为四忧檀那法之一。增一阿含...(名数)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往昔三千尘点劫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大通智胜佛成道后,十六王...(杂语)曹洞宗之门下也。...梵名 Varunānī。又称龙王妃。为密教十二天中水天之后。于密教各曼荼罗中,水天与水天后、水天眷属及妃眷属每相混...子题:食足四人长一人为患、长一人为患、两家作会、西家一人本是患饮食难得开不犯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大众集者...(一)教法上之分类用语,与“方便权假”对称。天台判教以藏、通、别三教为方便之教,而以圆教为真实之教。 (二)实修...【无出】 p1042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六页云:无出者:无士用果。复次出者:谓得。彼于佛法,无所得故;说名无出。...(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每个人的生命...
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者。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是故《正法念经》云:行者一心求...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的常随众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要如何统...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怒海余生(救水灾) 古今记录观世音菩萨显灵事迹多不胜数,俯拾皆是。现想给大家报告由台湾道证法师引述观音菩萨近...杀戒 释名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
安立所学
【法相辞典】
【安立所学】 p0625
上篇:安立思择 | 下篇:安立真如 |
进入圣位的行为,即戒、定、慧。...
倚像
慢使
业网
放光般若经
一切诸行无我
十六王子
洞下
水天后
别众食戒开缘大众集
真实
无出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念佛决定往生的依据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不要有不舍之心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