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二页云:云何行清净?谓深信所犯、有不爱果。若行,若住,系念思惟;终不故犯。设有所犯;即便从他如法悔除,誓于当来坚牢防护。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起信论之法门也。一,阿梨耶识Ālaya-vijana,译曰无没。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梨耶识,藏一切诸法之种子...【道谛非苦】 p1238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页云:道非苦受等所摄,故非苦苦。道非变坏。何有变时,当生坏苦。道能解脱一...禅林用语。又作棬挛、卷挛。喻指禅林师家接引伶俐衲僧时,用以钓引、把持之饵。圈挛,原指卷绞钩绳之辘轳,或以“圈...(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名。向有情非情之心,令自心愤怒之精神作用也。...【无记法四种】 p1072 瑜伽三卷九页云:无记法者:略有四种。谓异熟生。及一分威仪路,工巧处,及变化。若诸工巧,...即七月十五日,因此日比丘结夏安居完毕,众僧证道者多,十方诸佛欢喜。...【出世间一切种清净】 p0484 瑜伽二十卷十六页云:云何出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五种。何等为五?一、入圣谛现观...(修法)日本睿山四大法之一。视七佛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譬喻)菩萨之行,能投人情,令人欢喜,故譬以舞曲。大日经五曰:一切如来神力之所加持,善解正遍知道菩萨行舞。...【依根舍根】 p0769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页云:问:颇有依止喜根,能舍喜根、忧根、舍根耶?答:有。谓依出离喜根...(地名)Vaiśāli,又作毗耶离,鞞舍离,维耶,维耶离,鞞舍隶夜。新云吠舍厘。国名。译曰广严。中印度也。维摩大...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整部《法华经》,它就是强调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所谓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生。花四十九年弘化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根器,做了深浅不同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有的人看着别人信佛挺好,到寺院里,看着这些义工都快快乐...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有他的善良的一面,只是在你面前展示的他是恶的一面。所以对这...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 有一天,他在斋堂粥钵中,看见五色祥云,云内显现山寺,...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尊的功德,主要的是寄托在一句佛号当中。所以当我们的心提起一...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清顺治 这首清朝顺治皇帝赞僧诗的偈语,把出家...
行清净
【法相辞典】
【行清净】 p0608
上篇:行胜义 | 下篇:行无上 |
(杂名)谓佛也。佛生于西北梵地为法中之皇帝,故称梵皇。止观弘决序曰:古先梵皇,乘时利见。...
二识
道谛非苦
圈挛
忿
无记法四种
佛欢喜日
出世间一切种清净
七佛药师法
菩萨舞
依根舍根
毗舍离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命运改造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