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页云:道非苦受等所摄,故非苦苦。道非变坏。何有变时,当生坏苦。道能解脱一切杂染品粗重故;能违一切生相续故;是故亦非行苦所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袈裟脱着法式 子题:比丘畜二副三衣、三衣并有入聚落衣及园中衣、园中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僧祇,若着脱...Dashi 佛教史籍。早期巴利文的斯里兰卡王朝与佛教的编年史。亦名《大王统史》。成书于6世纪左右,大名长老著。...(地名)扶南国之异称。寄归传一曰:跋南国,旧曰扶南。先是裸国,人多事天,后乃佛法盛流,恶王今并除灭,迥无僧众...八胜处的别名。八胜处的禅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名数)一儒教,二道教,三佛教。是我国之三教也。一神教,二儒教,三佛教。是日本之三教也。...据善导之观念法门载,凡夫之机性分为善性人、恶性人二种,恶性人复有五种,即:(一)谤真行伪之恶人,(二)谤正行邪之...二障之一,即贪、嗔、痴等,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通达离欲】 p1025 雑集论四卷五页云:通达离欲者:谓由见道离欲。...(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着,故所证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七杂染】 p0051 辩中边论上卷五页云:七杂染者。谓七种因。一、颠倒因。谓无明。二、牵引因。谓行。三、将导...(名数)一身精进,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二心精进,断悭贪等之恶心而不使得入也。见智度论八十。...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若有「我」,故于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平常应多亲近三...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 这里,损减智慧是指心落在世间的分别见...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师,出家为僧,则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利他既是自...
我们念这句佛号念得非常亲切,因为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号,是我由心造作的佛号,是以这个佛号作为我们的系缘之境。 ...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生起羞耻或内疚之心。《俱舍论》云: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布施的行为。譬如冷时,我们为无衣者布施衣...
令友求子,拟舍百金。当令请百部《感应篇汇编》,以送通文理有信心之正人君子,实为不可思议功德,当获感通。又须知...
道谛非苦
【法相辞典】
【道谛非苦】 p1238
上篇:解了八相 | 下篇:道谛有四种 |
(书名)二十卷,唐湛然着,法华玄义之释义也。释签者,笺注疑义而释之之意。...
三衣脱着法式
大史(Mahavamsa)
跋南国
八除入
内外三教
五种恶性
事障
通达离欲
不增减真如
七杂染
二种精进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讲经说法的重大意义

系缘净土之境,往生安养之国

惭愧心与七圣财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