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九卷七页云: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者:一、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他利行。二、有补特伽罗,有利他行,无自利行。三、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四、有补特伽罗,无自利行,亦无利他行。云何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他利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于诸善法,有速谛察忍。彼于诸法,为知义故;为知法故;精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而言词不调善,语具不圆满;亦不成就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无依语,无尽语;乃至于义为令他知,不能示现,不能教导,不能赞励,不能庆慰,不能赞叹示现教导赞励庆慰修善者,不能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无他利行。云何有补特伽罗有利他行无自利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于诸善法,无速谛察忍。彼于诸法,不为知义,不为知法,不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而言词调善,语具圆满;亦成就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无依语,无尽语;乃至于义为令他知,能示现,能教导,能赞励,能庆慰;亦能赞叹示现教导赞励庆慰修善者,亦能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特伽罗有利他行无自利行。云何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于诸善法,有速谛察忍。彼于诸法,为知义故,为知法故,精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言词调善,语具圆满;亦成就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无依语,无尽语;乃至于义为令他知,能示现,能教导,能赞励,能庆慰;亦能赞叹示现教导赞励庆慰修善者,亦能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特伽罗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云何有补特伽罗、无自利行亦无利他行?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自于诸善法,无速谛察忍。彼于诸法,不为知义,不为知法,不勤修习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言词不调善,语具不圆满;亦不成就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乃至于义为令他知不能示现,不能教导,不能赞励,不能庆慰;不能赞叹示现教导赞励庆慰修善者,不能勤为四众说法。是名有补特伽罗无自利行亦无利他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位于浙江普陀山白华顶之左,光熙峰下。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又称后寺。明万历八年(1580),僧真融自西蜀来礼普陀山,...(术语)别教菩萨,始到初地,即证我法二空之真如,故谓为生于如来家之真佛子。唯识述记九末曰:绍继佛种,令不断绝...(杂名)维摩为西方之语菩萨。以无语即语之故也。...(杂语)译曰儿衣。涅槃经九曰:女人产者,阇楼未出,若服此药,阇楼即出,亦令婴儿安乐无患。同疏曰:阇楼,此言儿...(行事)当日调百味之饮食及百种之器具,供养安居告终之众僧也。供祖先之亡灵及施于饿鬼,非本意也。云栖之正讹集曰...全一卷。马鸣菩萨集,宋代僧日称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全卷由五十颂组成,记述出家、在家二众皆须敬重灌顶师...五明之一,即明白佛所说的五乘因果妙理。佛法主张万法唯心,心属于内,故叫内明。...【左慧】 p0528 大毗婆沙论九十八卷四页云:问:何故名左?左是何义?答:意乐左故;堕左品故;说名为左。卽是偏僻...yujiashidilun 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术语)胎藏金刚之两部曼荼罗,流布于世者。本为现于空中者,故云现图。或为现所图示者,故云现图。金曼者,金刚智...指一阐提、诽谤大乘者与犯四重禁者。(参阅“一阐提”85、“四重禁”1740) p253...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时代大约是公元580年到651年期间。道信禅...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先持戒,靠戒法来对治身口的过失,...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
「忍辱」跟「精进」,它们两个也不是什么功德,但是它们两个对功德有保护跟增上的作用。所以印光大师说,菩萨道要成...
《楞严经》就是从今开始改变我们的心态,这个时候你来生的生命才能够彻底地改变。 那么应该怎么改变呢?本经它有它...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观照我们这一世的生命苦哇!八苦交煎。因缘所生法:空、无常。...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个问题。其实修行是管好自己。整天把自己的时间跟精力放在去发...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新春联,人多著新衣,口言恭贺新喜、新年大吉等。我等素信佛法...
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
【法相辞典】
【自利行等四补特伽罗】 p0603
上篇:自性于自性非能作因 | 下篇:自性常住为因不应道理 |
因明用语。于因明论式中,立(立论者)、敌(问难者)双方共同认可立论之事物为实在,称为共许。又称立敌共许法、同...
法雨禅寺
真佛子
语菩萨
阇楼
盂兰盆供
事师法五十颂
内明
左慧
瑜伽师地论(Yogacara-bhumi-sastra)
现图曼陀罗
人中三恶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入禅之门第三讲:四祖禅法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往生的正行,就是执持名号

生命可以透过努力,作很大的改变

不知道妄想是空的,就很难改变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