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维摩为西方之语菩萨。以无语即语之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生于色界第四禅天,灭苦乐二受之粗动,所得的真如,名不动灭无为。...綖,与线同字。梵语 sūtra(修多罗)之直译即綖,意译则作经,两译双举为綖经。经文为如线之贯物,使不散逸而贯穿...谓如实之佛弟子。据大般若经卷十所载,若人知佛所说一切法虚妄不实,并能知诸法实相,行般若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藐...凡四十卷。明代圆编。圆因感于藏乘法数、贤首法数等之缺轶甚多,乃基于天台之观点,将佛教经典乃至诸子百家中,...指诸佛如来以慈悲心加护众生。又作加备、加祐、加威、加。佛加被之力,称为加被力或加威力;被其力而说法者,称加说...梵语 sat-kārya-vāda。即于“因”之中说“果”之意。亦即在原因上假立结果之名。为“果中说因”之对称。以纤维(...谓杀生者。杀生缘故。生怖罪怨。不离杀生。是名第一。 不与取者。劫盗缘故。生怖罪怨。不离劫盗。是名第二。 欲邪行...与“内阵”相对。又称下阵。外围列阵之意。佛殿内,安置佛像、供养庄严,及读经修法之处,称为内阵;其外边三方或四...(流派)俱舍宗以三时业为四业,四业复各开为二业,立为八业,故称为八业家。即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三者,各开为...(术语)Pāramitā,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二十二根作业】 p0036 瑜伽五十七卷七页云:问:眼根作何等业?答:于诸色境,已见、今见、当见、为业。如是...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雨宝陀罗尼...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容易把心的格局理解在一个自我的意识中,而没...我一直都是实事求是的人。谈及纯素,我也总是如实说来。我敢肯定您遇到过这样善辩的人,想尽办法,用好似感同身受的...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宫巡视民间生活。有一回,宰相请示国王:祈愿大王出宫,亲自到...
死亡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从出生之日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死亡,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而无法回避的事情。在生...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 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足嘉美。而云身...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说法。 过去世中,有一丑陋至极的夜叉鬼,一日,大剌剌地坐在...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日的烦忧,顿时化解。佛号加持,难事易解,利己利人,越念越精...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
语菩萨
【佛学大辞典】
上篇:语等 | 下篇:语无表语 |
禅林用语。乃人人本具,不迷不悟之面目。又作本地风光、本分田地、自己本分、本分事。即身心自然脱落而现前之人人本...
不动灭无为
綖经
真佛弟子
教乘法数
加被
因中说果
五怖罪怨不寂静者
外阵
八业家
波罗蜜
二十二根作业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纯素最常见的误区

钱财乃五家所有

生命的长短到底能否控制

若疾病缠绵者,当力修净业誓求往生
慈心化嗔心

念佛是无上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