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色界第四禅天,灭苦乐二受之粗动,所得的真如,名不动灭无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仪式)调音声而讽诵经文也。原为婆罗门之法,佛亦于比丘许之。即梵呗是也。能之者称为经师。梁僧传设经师一科。...【短时摄受】 p1187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云何菩萨于诸有情短时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中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人名)长者名。舍卫国之长者须达,一译乐施。好施与之义。与所云给孤独同。...【眼等六根】 p099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卷十四页云:眼根云何?答:若已见色、今见色、当见色,及此所余;是名眼...(术语)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入十住之位者,谓之登住。然圆教菩萨之十住即当...凡二十卷。南朝梁代陶弘景撰。为道教经典。收于道藏第六三七至六四○册。“真诰”即真人(神仙)口授之意。本书系将...(名数)一自性行。诸菩萨本性以来贤良质直,顺父母之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之亲疏尊卑,恭敬承事不失,具...(术语)谓唯有教道,而实际无行证之人也。天台一家,判藏教断惑位,通教八地已上,及别教初地已上为有教无人。盖藏...全一卷。又称高王白衣观音经。略称高王经。收于卍续藏第八十七册。此经为东魏天平年间(534~537),孙敬德所感得之...【二法能息斗争】 p0035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遮令不生;其已生者,...【五种唯识】 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以五种六门赅摄一切经论中的唯识,此五种唯识是:一、...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问: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因为什么而生起? 大安法师答: 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一般表述为大慈大悲,或者是...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一、杀父母: 谓父...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重殊胜的忏摩仪式,戒子须礼佛、忏悔、发愿,以达身心清净,纳...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习俗。古人有言,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大年初一吃素或许也与此有关。大年初...问: 我听说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就有一朵莲花,但不念阿弥陀佛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就凋谢了,是这样吗?《...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开通QQ后,渐增至700人,所咨询问题,大都与修行与...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他就是念《阿弥陀经》念了30万遍,每天念佛号5万遍。他是夜不倒单念佛。你看古人这种修行哪,...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苦难的世界。这个世界众生能忍受苦。那他受了报了,他不忍也不...
不动灭无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不可说不可说 | 下篇:不染污无知 |
(术语)Mahāprajāpāramitā,译曰大慧到彼岸。六度之一。大慧为到涅槃岸之要法,故曰到彼岸。智度论十八曰:摩...
讽经
短时摄受
乐施
眼等六根
登住
真诰
四种性行
有教无人
高王观世音经
二法能息斗争
五种唯识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五逆十恶

受三坛大戒前,为何要有忏摩仪式

新年吃素增福增寿 舌尖上的素食中国年
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有我们一朵莲花吗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推荐】十劫的善根才换来今生往生的资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