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二卷二页云:诸色处,总有四种。一、有色处惟显可了;非形。二、有色处,惟形可了;非显。三、有色处,显形俱可了。四、有色处,显形俱不可了。显可了非形者:谓青黄赤白影光明暗。形可了非显者:谓身表色。显形俱可了者:谓所余若显若形俱可了色。显形俱不可了者:谓空界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发光地的菩萨,加功用行,发起深广之心,如法修行,智慧光发,即断闇钝障(谓忘失闻、思、...(术语)意向于一处,无余念,无散乱之心也。六十华严经五曰:一向信如来,其心不退转。无量寿经下曰:一向专念无量...(人名)比丘名。译曰恶谄,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梵Pāpacāṭa。...(名数)一圣福,住于阿罗汉最后身而得有余涅槃者,是小乘之声闻也。二体圣福,通教之三乘人,同体达诸法即为无生,...(名数)碧严十三则评唱曰:巴陵深得云门脚跟下大事。(中略)出世后而法嗣于云门,先住岳州巴陵,更不作法嗣之书,...梵名 Mahābhārata,意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又称婆罗多书、大战诗。为古代印度之民族大叙事诗。以梵文书写,计有...(譬喻)眼耳等六根譬以六窗,心识譬以一猕猴。是一识外道之邪计也。行事钞下四曰:一识外道,如一室六扃,猕猴遍历...(神名)与一切人之出生俱生而记人之善恶者。玄奘译之药师本愿经曰: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众同分】 p0979 瑜伽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云何众同分?谓若略说、于彼彼处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类位性...梵语 paca kāmāh,巴利语 paca kāmā。(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含注戒本·流通分:“我虽般涅槃,当视如世尊。”(含注戒本卷下·二三·五) 行宗记·释流通分:“令观法如佛,即...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修完了供养,你要静思。这是你在拜忏进了忏堂的时候,供养...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方法当中,说到我们若要死了,临终时,你怎样修? 我们出家行...
过去有两位菩萨,志行清净,心境寂然,无所欲求,光明磊落。他们远离人群,在山林水畔凿山壁为室,悠闲自在,以菅草...信入佛教一年多了,到现在不但出家了,连戒也授了,我的信心是怎么建立的呢?我把这段时间的思想震动写出来,供养给...佛教中常说的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八大护法神,数量很多。具体如下: 一、天众: 天就是神。著名...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 成刚法师答: 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
具足烦惑习染的众生,处斯五浊恶世,大多汩没尘劳,醉生梦死。偶有起发胜心修行者,由心魔与天魔之扰乱故,修行障难...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有犯戒的行为,他就不吃饭,责备自己的德行不够,不能教育好学...
色处总有四处
【法相辞典】
【色处总有四处】 p0571
上篇:色蕴差别六种 | 下篇:色处不立为食 |
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上也常用此句来说数目之多,并非真有这么一个八万四千的确定数目...
三地断障证真
一向
波婆遮吒
五种圣福
巴陵三转语
摩诃婆罗多
六窗一猿
俱生神
众同分
五欲
观法如佛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修供养者,应忆念三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题耆罗与那赖的故事
明一法师的出家因缘与信心来源
天龙八部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佛号护持行人不遭魔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