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Mahābhārata,意为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又称婆罗多书、大战诗。为古代印度之民族大叙事诗。以梵文书写,计有十八篇十万颂,附录一篇一万六千颂,为世界最长之史诗。与罗摩耶那并称印度二大史诗。相传作者为毗耶娑仙人(梵 Vyāsa),或谓其仅为编纂者。纪元前数世纪口耳相传,经多次修正补遗,至西元二百年始得其概要,四世纪时,始完成今日之形式。其主题为婆罗多族之后裔德雷陀什陀(梵 Dhrtarāstra)与庞都(梵 Pāndu)两王族为争夺王位,展开十八日之战争。其年代虽不明确,然其战争史实则无庸置疑。其所采用之语言、文体为平易典雅之梵文。于主题之外,另有插曲。插曲之形式很多,包括神话、传说、恋爱故事、处世训等,对印度当时道德、风俗、社会制度、哲学、宗教等描述甚详,为印度思想史之珍贵史料。其中亦有薄伽梵歌(梵 Bhagavad Gita)、莎昆妲萝(梵 ?akuntalī)与纳拉王等著名故事。在梵文学史上有不朽价值,提供后代文学诸多题材,迄今犹为印度人所爱诵。自近代印度各地方语文学始,至东南亚诸国等广大之印度文化圈,皆流传弘扬,对文学、艺术等有莫大影响。[A. Holtzmann: Das Mahābhārata und seine Teile, 1892~1895; E.W. Hopkins: The Great Epic of India, 1901; V. Fausböll:Indian mythology, 1902; H. Jacobi: Mahābhārata, 1903; E.W. Hopkins:Epic mythology, 1915; A. Holtzmann: Indische Sagen, 1921] p60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修法)日本东密一流,于金胎两部灌顶外,由瑜祇经别立灌顶法,谓之瑜祇灌顶。谓两部之灌顶为金胎二、瑜祇灌顶为金...【十二想】 p0105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又卽如是了知于义,了知于法,为欲引发诸神通等,修十二想。何等十二?一...(术语)相见道之中有二种:一、三心相见道。二、十六心相见道。三心相见道者:一、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也。...【无说】 p1042 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无说有五。一、未生无,二、已灭无,三、更互无,四、不会无,五...(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修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异灭分齐头数。...(仪式)以灯明奉施佛像塔庙也。...将华严经一经说法之类别分为五种,称为五类说法。依华严经疏卷一载,即:(一)佛说,如阿僧祇品、随好品等为佛所亲说...又称会三入一。即开三乘之方便归入一乘之真实。系天台宗就法华经之教义所立之名目。天台宗谓,佛于法华以前之诸经,...(名数)一个之劫也。劫示长时,为梵语,有大中小之三劫。...(1132~1202)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处州(位于浙江)龙泉人,俗姓吴,号松源。自幼即有出家之志,二十三岁始受五戒...(术语)如摩尼宝珠映彻一切,入此三昧者,能观见诸法之本际,故名宝积三昧。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曰:何故...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原文】 楞严征心,谓心不在内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则亦可云在内。此意微妙,未易与不知者道。世书曰:心藏神...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德,也是大哲学家。他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谈及到人心...一、闲来多为不急忙 古人有句话说:病中方知身是苦,闲来多为他人忙。对这下半句,我内心有些感叹;闲时我们真为他...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一个人想修行的时候,一定会碰到障碍。碰到障碍的话,不要在它...
人人都讲发财,所以炒股,发财来得快嘛。可也别忘了赔!炒股票赚得很多,赔了怎么办?跳楼。 佛弟子炒股票外汇炒出...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就会遇到许多问题。 比如,关于2012年,许多人因为受社会传言的影响,总是纠缠着...
我们最坏的毛病,就是爱说别人的坏事情,看别人有一点错误就把它发扬光大;看别人有一点好事情很怕别人宣扬出去,隐...这个故事说的是悔悟,取自《杂譬喻经》。 古时候,有个国王得了一种怪病,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头疼脑热的症状,而...
摩诃婆罗多
【佛光大辞典】
上篇: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 下篇:摩诃庵 |
【不恶口】 恶口为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不恶口为恶口相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瑜祇灌顶
十二想
三心相见道
无说
数门
供灯
五类说法
会三归一
一劫
崇岳
宝积三昧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心不在内

人心的九个结
妙莲老和尚《要为后代培福慧》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本分的钱都受不住,意外的财能守住吗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