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卷三页云:有怖畏者:谓惧当生苦所依处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佛、菩萨由慈心流出诸功德及善巧方便,称为慈门。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大一○·一六中):“清净慈门刹尘数,共生如来...漏,为烦恼之异名。四漏,指欲漏、有漏、无明漏、见漏四者。(一)欲漏,即欲界根本烦恼三十六随眠中,除五部无明外,...梵语 jātaka。又作阇陀伽、阇多迦、阇陀。意译为本缘、本起、本生。略称生。为叙述佛陀及弥陀、弥勒等佛菩萨或佛弟...在灌顶及法会时,唱赞偈之僧众。其中,举赞之音头者称为赞头,余赞颂之僧众称为赞众。 p6975...(术语)三昧耶戒之异名。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为戒性也。...梵语 krtyānusthāna-jāna。又作作事智。为四智之一,五智之一。即转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所得...(杂名)药师十二神将之眷属也。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赞叹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用语。意谓由永劫之修行而圆具诸善万行,由兆载之思性而融摄一切功德,具备无上至极之福德。...(名数)出于大云请雨经。...【烦恼心所】 六位心所的第四位,计有贪、嗔、痴、慢、疑、恶见六种。此又称六种根本烦恼,由此能生起随之而来的随...念佛行者所蒙受摄取之利益有三缘,亲缘即三者之一。即行者与弥陀间密切之关系。行者日常口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阿弥陀经》要求学人执持名号七日一心不乱。 《无量寿经》要求学人一昼夜或十昼夜一向专念。 彻悟禅师说:念佛若能...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行一定要发长远心,所以觉明妙行...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善男子(梵kula-putra;巴kula-putta;藏rigs-kyi bu)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问: 是否我们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我这样来说,就是如果真的念到念佛三昧...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别是道场里面的东西,有很多是三宝...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有许多人只看到现实的、眼前的利益,只想到自己一时的方便,没想到...
有怖畏
【法相辞典】
【有怖畏】 p0541
上篇:有怨对 | 下篇:有灾横 |
(术语)思惟忆念经意也。传灯录五(法达章)曰:六祖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师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慈门
四漏
阇多伽
赞众
菩提心戒
成所作智
七千夜叉
圆融至德嘉号
一百八十五龙王
烦恼心所
亲缘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念佛为何要求「一心不乱」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吾人所居之世界,具足无量诸苦
善男子善女人的含义
念到念佛三昧方有往生把握吗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