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八卷一页云:智有二种。一者、正智。二者、邪智。此中正智,依有事生。邪智、亦尔。虽此二智,俱依有事;然正智如实取事。邪智邪分别,不如实取事。由有正教,如理作意,为前行故;于所知境,正智得生。由有邪教,非理作意,为前行故;于所知境,邪智得生。非正智生,坏所知境,但于此境,舍于邪执,而起正智。如暗中色,明灯生时,不坏此色;但能照了。当知此义,亦复如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老苦】 八苦之一。指众生衰老时所受的身心苦恼。《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列举老有五相,即:‘盛色衰退、气力衰...二食之一,九食之一。入于禅定,身心适悦,能长养肉体,资益慧命,一如食物之能长养肉体,存续精神,故称禅悦食。法...梵名 Mitra?rī。罽宾国人。被认为系贤劫出现之第七佛之圣者。又称弥妒路刀利、沙帝贝尸利、弥帝[(匕/矢)*(人/一/米...梵语 āyus。与命(梵 jīvita)、命根同义,故又称寿命。即指由先前所作之行为(即业力)而生于此世直至死亡之持续...指对于阿閦佛之大圆镜智、宝生佛之平等性智、阿弥陀佛之妙观察智、不空成就佛之成所作智等四智之赞咏。又作金刚歌咏...(杂名)Vijitavat,日之别名。译曰胜者。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术语)执着亲爱自己所好者之想也。与爱着同。涅槃经二曰:如来无有爱念之想。...谓诸法依因缘而生。佛教之基本教义谓,凡依缘起法则所生者,皆了无自性、自体,乃变化无常者;无常即是苦。此诸法因...(菩萨)又名大转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相者相貌也,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外显种种差别之相貌也。...【法性上座】 p0761 集异门论四卷五页云:云何法性上座?答:诸受具戒耆旧长宿,是谓法性上座。有说:此亦是生...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上他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他的脚下,后来找出来是一小袋的石头。...
在跟我结婚前,她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东西,一分钱都不要; 第二、结婚后,她推荐的书我必须全部读...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彼狂徒纵情欲事...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不真诚,虚伪。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观经...问: 师父慈悲,刚才说到罪业这两个字,我跟几个同事都是学佛的人,在一起讨论过一件事情就是,好像那些人现在的娱...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大师的《劝念佛偈》,大家可以先欣赏一下书法,这是传印长老在...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得到富贵?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富贵,这富贵是怎么来的呢?在《妙慧童...
正智邪智差别
【法相辞典】
【正智邪智差别】 p0505
上篇:正语正业正命 | 下篇:正智有何行相 |
开是开三乘教的方便门,会是三乘会归一乘。与开显同义。...
老苦
禅悦食
弥帝丽尸利
寿
四智赞
毗指多婆多
爱想
诸法因缘生
大胜金刚
如是相
法性上座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一袋宝石

北大研究生出家记——我一无所有,但非常快乐

劝父母往生西方是为大孝

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有虚伪心,修行永远得不到利益
卖酒开赌场有没有罪业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