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五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所修正愿?当知此愿、略有五种。一者、发心愿。二者、受生愿。三者、所行愿。四者、正愿。五者、大愿。若诸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最初发心;是名发心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往生随顺饶益有情诸善趣中;是名受生愿。若诸菩萨、愿能无倒思择诸法;愿于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善法;是名所行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摄受一切菩萨善法;摄受一切所有功德;若总、若别、所有正愿;是名正愿。菩萨大愿,当知即从正愿所出。此复十种。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养无量无边如来;当知是名第一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摄受防护诸佛世尊所有正法;传持法眼,令无断坏。当知是名第二正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从睹史多天宫降下,如前乃至入大涅槃。当知是名第三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行一切种菩萨正行;当知是名第四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能成熟一切有情;当知是名第五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一切世界,皆能示现;当知是名第六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普能净修一切佛土;当知是名第七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一切菩萨,皆同一种意乐加行,趣入大乘;当知是名第八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所有一切无倒加行,皆不唐捐;当知是名第九大愿。若诸菩萨、愿于当来、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是名第十大愿。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四种不善之一。与自性不善,相应不善所等起之表业,无表业,及不相应行法也。此恰如饮毒液而生之乳。...(杂语)译曰治疗。唯识述记六末曰:职吉蹉Dikitsā是治疗义,毗职吉蹉Vicikisā是疑义。...隋代僧。生卒年不详。曾与法泰、慧恺、智敫等随侍真谛三藏,致力于译经。尤精勤于摄大乘论、俱舍论之研究讲说。当慧...蕴等三科开合不同,实乃相摄。 一、五蕴中色蕴之五根五境,即十二处中之十处,十八界中之十界。 二、五蕴中...(术语)国土等自他可共受用之果报也。是共业之所感。论经下曰: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相等诸物获圣智时有灭不灭】 p0839 瑜伽七十三卷四页云:问:若于尔时,分别假立,皆悉断灭;卽于尔时,相事...【不施求法者法戒】 p0339 瑜伽四十一卷三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谓世间诸事无常,少有如愿者。自有情生命之所欲求者而言,一般皆祈望福禄寿考,然以佛教哲理观之,生老病死却丝毫不...上下四方叫做宇,往古来今叫做宙,合起来即指世界,也就是人类所生活的环境。...位于日本宫城县宫城郡松岛町。属日本临济宗寺。山号青龙山。旧称圆福寺。通称松岛寺。圆仁于承和五年(838)创建,...(流派)具名大秦末尼火祅教。略名末尼教,又云祅教。是波斯国之火教也。...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
这是一个以商业为主流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财富积累也已成为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可是,很多人拥有了财富却不...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离越、迦旃延...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 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落魄一生,郁郁以终。有的人目不识丁,甚至话都说不清,偏偏...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个很热情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姐夫,我俩却处的很好。 我这位姐夫很懂得为人处世,口才不错,...问: 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学佛,有的人越学越不顺心,有的人越学越有福,原因在哪里。 方海权答: 原因在于有没有如法...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色的真相,警告人们贪色的过患。具体分美色、贪淫好色、贪淫好...
正愿五种
【法相辞典】
【正愿五种】 p0504
上篇:正入现观 | 下篇:正尽苦慧 |
梵语 enī, aineya。又作伊泥延、因泥延、翳泥耶、瑿泥延、伊梨延陀。羚羊之一种。自古译为鹿王。毛黑,足胫纤圆,...
等起不善
职吉蹉
道尼
蕴等三科相摄
共报
相等诸物获圣智时有灭不灭
不施求法者法戒
事与愿违
宇宙
瑞岩寺
祅教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做财富真正的主人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弘一大师《改习惯》
圣印法师:求福报

喜爱调戏异性终受苦报
为什么有些学佛人越学越不顺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