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一卷三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nāga 之音译。(一)意译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七随眠】 p0055 大毗婆沙论五十卷一页云:有七随眠。谓欲贪随眠、瞋恚随眠、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位于河北南宫之旧城。为南宫故城普彤寺内建筑,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明成化十四年(1478)洪水泛滥,县城始迁...(名数)一菩提心,二法门之义,三无二之义,四法界之义,五法性之义,六自在之义,七法身之义。...指三种观法。(一)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之天台三观,此系诸家所说三观中最为普通之一说。乃天台宗之重要法门,为教义与实...(印相)莲华部之入定印也。金刚界曼荼罗大钞一曰:无量寿如来,金色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正定法迹】 p0503 集异门论七卷六页云:云何正定法迹?答:正定者、谓依出离远离所生善法,诸令心住,广说乃至心...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过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指证得不思议空理之佛智。胜鬘经无边圣谛章第六(大一二·二二一上):“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 p980...唐代元和年间(806~820),隐峰禅师欲登五台山,途中遇官军与贼兵交战,师为除彼等之苦患,乃掷锡空中,飞身而过,...(术语)供养本尊,供涂香,华,烧香,饮食,灯明之五种者,称之为别供,供已,更以印明,行普供之法。从此印明出无...(印光大师校印本)...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你能求戒,得戒体,就能有相当的把握让你不去犯戒。如果你不去受这个戒,没有通过羯磨法得这个戒体,你本能烦恼的冲...往生就是靠信愿感通弥陀愿力往生,这是净土宗往生的一个基本原理。印光大师谈念佛人于世间法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我国大乘佛教的传统,特别重视不杀生与素食,因此吃素就成为佛教徒的标志。 不杀生是佛教的根本五戒之一。根本五戒...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中都有一些贪、瞋、痴、高慢的烦恼。修行人的身业、口业可能有...
一位有德之士一直为住在城市的东区而苦恼。他举止文雅,行为中正,而东区的人们粗俗随意;他生活有规律,从不过分,...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 在顺治...问: 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以后就算再不相信念佛法门,也不再念,其人临命终时佛亦现前...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锻炼身体就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应该早点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
不施求法者法戒
【法相辞典】
【不施求法者法戒】 p0339
上篇:不听声闻乘教戒 | 下篇:不敬耆长有德戒 |
(术语)阿修罗王对于佛之说四念处而说五念处也。...
那伽
七随眠
普彤寺塔
阿字七义
三观
无量寿如来印
正定法迹
三能变识
不思议空智
隐峰飞锡
总供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受菩萨戒的好处
净业三福做不好,往生就有困难
戒杀与吃素

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
老鼠也能往生
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