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七卷二十页云:尔时世尊,即为彼天方便示现,惟圣教中,有如是处;非诸外道。谓如有一,住正法外所有沙门或婆罗门,于现法中,及当来世诸欲过患,不如实知。由不知故;悕求未来诸欲差别。舍现法欲,求后法欲。精勤受学所有禁戒。虽复安住如是禁戒;然无智能,不护根门,不守正念,无常委念;乃至广说。彼不调摄诸根门故;于他所惠少小利养及与恭敬,尚生爱味,随起恋着;何况广大?如是精勤受禁戒者,远离智能,密护根门;于现法欲,尚不能断;况后法欲?又即于彼有一沙门若婆罗门,于欲过患,粗了知故;能越现法后法诸欲。而复欣求上离欲地,于非解脱,起解脱想;断弃诸欲,便臻远离。彼由精勤数多修习正思惟故离欲欲界,乃至离欲无所有处。由此因缘,舍下自体,爱上自体。由爱彼故;于当来世,尚不解脱下地自体;何况上地?如是弃舍财宝自体,迷失道者,虽复安住勇猛精勤;而不能得一向快乐,无怖畏处。何以故?彼外道师,尚于是处不见不识;况能为彼诸弟子等当广开示?如是外道师及弟子所制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与此相违,善说正法毗柰耶中,当知具足一切义利;乃至定有众苦边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法华六瑞之第三瑞,释尊将要说法华经而入于三昧时,天空中即如雨般落下四种的花,叫做雨华瑞。...异类,不相同之种类。异类无碍,指不同之种类互摄而无碍,如水与火、水与地相摄而无碍。为“同类无碍”之对称。 p5...【无愧】 p1040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于所作罪,望他不耻;故名无愧。 二解 显扬一卷八页云:无愧者:谓于世增上,...(术语)梵网经所说之佛身,对于台上卢舍那佛之本身,而叶上之释迦如来为末化。言是枝末之化主也。一心戒文曰:千华...【一切智】 p0002 瑜伽三十八卷一页云: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界、有二种。...【俱行相】 p0926 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俱行相?谓分别现在诸行之相。...亦名:洗足具 子题:非行来处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洗足具)五分,非行来处;若大小便及洗手脚时,听着屐。四分...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约七公里处。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之道场。又作峨嵋山、蛾眉山。佛教称为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经名)一卷,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佛将于法华说无量之法归于实相之一、先说此经明无量之法,由一实相而生。故谓之...(故事)地藏菩萨于忉利天受释迦如来之付属,救济六趣之众生。...生死相续,由惑业苦。 一、惑 发业润生烦恼名惑。 二、业 能感后有诸业名业 三、苦 业所引生众苦名...(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粗妄和细妄有什么不同呢?粗妄,就是对境生心。于顺境而喜...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无所谓。因为我们造的是好因,自得好果。 二:离别过方知道相...问: 请开示学唯识的学习方法? 惟贤长老答: 一是把基本书学好,二是大部头的经论要深入学习。基本的有《五蕴》、...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 现量者,谓亲证其理也...问:念佛法门下手易而得效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名念佛确实是修持净土法门的一种非常便利直捷的方法。那么,在...
南无宝髻(j 音寄)如来 护生咒:唵om 缚wa 悉xi 波bo 罗luo 摩mo 尼ni 莎suo 诃he 【宝髻如来护生咒利益众生法】 见...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干禅师一次云游,去赤城山,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四野无人...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凡夫,亦...
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法相辞典】
【外道论中决定无有众苦边际】 p0494
上篇:外法亦为有情各别种子所变 | 下篇:外道恶说法律中有七种过失 |
(术语)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生之一念。二、名色,心为名。身为色。在胎内心身渐成长之位。三、...
雨华瑞
异类无碍
无愧
末化
一切智
俱行相
听门众具中洗足具
峨眉山
无量义经
忉利之付属
惑业苦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十条处世必读励志格言
如何学习唯识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的方法

宝髻如来护生咒利益众生法
丰干、寒山、拾得
